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潮涌八閩帆起東南 福建啟航新時代

2018年02月09日 10:46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改革開放,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來,海峽西岸春潮涌動,沉寂的臺海前沿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集“臺、僑、特、海”于一身的福建,先行先試,愛拼敢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122374027_15178780043381n

借力揚帆天地闊,擊鼓催征正當時。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福建擘畫未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多區疊加”的八閩大地,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新時代再啟航,福建如何找尋前行方位航程坐標?如何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落實特殊使命?如何在全球化競爭合作的洪流中再造優勢?

經濟發展高質量、社會治理高效能、精神文明高品位、幸福生活高指數、生態環境高顏值……一系列“高追求”,彰顯福建特色、體現福建品質、展現福建氣魄。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作用;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重塑干部作風,倡導“愛拼會贏、永不止步”提振企業家精神……

再揚改革之帆,行好趕超之船,新福建啟航新時代。

趕超底氣從何而來

內生動力勃發,區位優勢重塑,國家使命加持,福建趕超發展迎來多重歷史機遇交匯期

1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福建省長唐登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為8.5%左右。兩年前,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也將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速設定為8.5%。

經濟新常態下,福建的發展預期,既有立足實際的理性謀劃,更有立志趕超的宏遠抱負。

穩中求進,穩是前提,穩是基礎。

十八大以來,福建GDP從接近2萬億元到突破3萬億元,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前十;人均GDP從5.3萬元增加到8.2萬元,超過1.2萬美元,2016年上升到全國第6位。初步統計,2017年,福建GDP達3.2萬億元,增長8.1%。

穩中求進,進是突破,進是追求。

逐漸擺脫“沿海經濟小省”的尷尬,整體實力躍上新臺階,福建穩中求進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更為廣闊的前景。

——與沿海先進省份相比,福建工業化仍有較大空間,趕超勢能的集聚為較快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福建省委政研室主任陸開錦說,東部沿海其他省份已基本完成工業化或進入工業化后期,而福建尚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過去5年福建發展速度一直位居東部沿海前列,正在形成追趕之勢。“十二五”是福建比較優勢的累積期,“十三五”則是比較優勢向發展優勢的轉化期。

“閩道更比蜀道難”,交通落后、腹地逼仄曾長期制約福建發展。十八大以來,福建“兩縱三橫”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加快形成,實現市市通快鐵,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干線,村村通客車。全省高速公路運營里程突破5000公里,密度居全國前列,鐵路路網密度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從末梢到樞紐,基礎設施的滄桑巨變,為產業聚集和發展提速打開了新天地。

從經濟總量來看,相鄰的廣東已接近9萬億元,浙江突破5萬億元,而福建才處于3萬億關口;全國14個城市GDP突破萬億,福建經濟第一大市泉州GDP尚不足8000億元,增長潛力可期。

——我國區域經濟板塊聯動日漸加強,處于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區三大板塊中間的福建,正乘八面來風之勢,享區域協調發展之利。

歐洲的紅酒、日韓的化妝品……在江西省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吉安陸地港,來自廈門自貿片區的1000多種直銷進口商品備受歡迎。這家由廈門港務集團投資運營的陸地港是閩贛合作的產物,大量江西貨物通過吉安陸地港及海鐵聯運等渠道進出福建港口。福建腹地之困日漸緩解,互利共贏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青拓集團,浙江青山鋼鐵在福建寧德投資的大型企業。看中當地優質的港口資源、較低的要素成本,青拓集團果斷布局,幾年間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成長為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

——兩岸關系進入新階段,福建肩負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使命,需要進一步壯大經濟實力,增強吸引力,凝聚向心力。

總投資62億美元的聯芯集成電路項目,由臺灣聯華電子與福建方面合資組建。公司成立3年多來,產品良率已達行業領先水平。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廈門迅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相關項目超過100個。

平潭綜合實驗區圍繞兩岸共同家園,建起了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臺灣創業園等,平潭至臺灣客滾航線、臺車入關、對臺海運快件等業務讓“閩臺一日生活圈”逐漸成形。

持續推進的閩臺產業對接升級計劃,讓兩岸企業有了更多攜手共進的機會。目前,43家臺灣百大企業在閩投資,福建實際使用臺資74.5億美元,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泉州晉華存儲器、莆田聯穎光電6寸砷化鎵等臺資項目正加快建設。

——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福建身兼政策與區位之便,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邁進。

21世紀海絲核心區的特殊定位,讓福建又一次挺立開放潮頭。

絲路啟迪思路,視野推動事業。全方位、多層次的海絲核心區建設方案,加快了福建與東盟等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步伐。廣泛吸引華商參與海絲沿線重要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建設,福建與東盟經濟文化合作迅速升溫。

從非洲西海岸毛里塔尼亞,福建宏東遠洋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大型遠洋漁業基地,到歐亞大陸十字路口波蘭,福建商人陳銘坤成立的中國商品城……有著深厚海洋基因的福建商人,正以開放開拓之姿復興著曾經的絲路盛景。

海絲核心區、自貿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一項項國家任務書,一個個開放窗口,成為福建與世界聯結的繽紛紐帶;在經濟全球化的汪洋大海中,福建號巨輪風光無限。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說,福建將打開“大視野”,用好“大平臺”,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以全面開放促進改革深化、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骨架支撐

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謀創新,主導產業增底氣,傳統產業鼓士氣,新興產業顯銳氣

在24小時連續滾動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上,一塊塊大尺寸液晶面板魚貫而出。這里是總投資300億元,以業界最快速度完成打樁建設的福州京東方項目生產車間。去年2月,京東方福州8.5代線向國內外客戶交付首批產品。

福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林端雄介紹,京東方項目不僅填補了福州電子信息產業液晶大尺寸面板的空白,也將帶來超過80億元的配套項目投資。

隨著京東方、華佳彩、泉州晉華等項目的接連投產,福建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競爭優勢加速形成,由“填芯補屏”向“增芯強屏”大踏步邁進。

長期來福建產業結構偏輕、領軍企業匱乏、集群規模不大。時空變幻,昔日“前線”,今日“前沿”,福建的區位格局為之一新,發展優勢全面迸發。

年終歲首之際,兩岸最大石化產業合資項目——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落戶,在福建石化產業的大棋局上,又添一關鍵棋子。

作為福建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沿著福建海岸線一路向北,古雷石化基地、湄洲灣石化基地、江陰石化專區等多個石化巨頭次第崛起,東南沿海石化產業版圖正加速重構。

五年來,福建全力以赴抓好“五個一批”項目,全省工業投資從4548億元擴大到8600億元,年均增長13.5%,千億產業集群由5個增加到11個。產業結構由“輕”向“重”、產業鏈條由“短”變“長”,產業規模由“小”做“大”。

一個小小的馬桶蓋曾引起國人對“中國制造”的質疑,然而福建民企九牧廚衛卻通過“技術賦能”,改寫了人們對國產衛浴用品的粗糙成見。

走進位于南安的九牧廚衛質檢車間,一個個智能馬桶的零部件正在接受各種考驗,為了檢測防水性能,馬桶要進行20多個小時的連續沖洗,馬桶蓋座圈被反復施以200公斤的壓力測試……

九牧廚衛董事長林孝發說,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九牧從產品技術、設計、品質上進行創新,利用人工智能,將繁瑣程序操作簡化為一鍵定制。九牧還推出一款可以檢測用戶體脂等健康參數的智能馬桶,引領用戶消費需求。

作為草根起步的制造業重鎮,泉州安踏、恒安、九牧等一批明星企業發展成為創新龍頭,泉州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地方樣板。

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浪潮,以一般制造業起家的福建工業,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創新驅動。

過去五年,福建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7.5%,累計超過1萬億元,創新驅動引領超過60%的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建筑陶瓷等傳統行業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經歷蛻變的陣痛,一大批民企重現生機。

創新,不僅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換擋,更帶來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只需快速充電十分鐘,電動汽車即可連續行駛300公里,寧德時代新能源公司這一最新技術攻關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續航效能,再度引爆行業風口。僅去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就達6.7億元。

在曾經的沿海“黃金斷裂帶”閩東寧德,貧瘠的土地抱上了一個個“金娃娃”。短短幾年,鋰電新能源產業爆發式增長,寧德市消費類鋰電池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第一,動力電池達到全球首位。

傳統動力汽車上掉隊的福建,正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福建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云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開著云度下線不久的首款純電動SUV出現在會堂門口。2014年,云度這一行業“黑馬”在莆田脫穎而出,成為市場新貴,下線當天即與首批采購客戶簽署2.2萬輛的訂購協議。

創新之火,燎原八閩。過去五年,福建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省份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從1638家增加到3054家,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9%,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3.9%。中科院海西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等相繼落地,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2600個。

求解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構建“山海有差異、城鄉有特色、產業有優勢、共享有保障”的發展新格局

閩北南平市是閩江源頭,“雙世遺”武夷山所在地,素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美譽。去年以來,發生在這個山區市的兩件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一是“鐵腕治污”。全市累計拆除養殖場11445家,消減生豬400余萬頭,源頭端減量的效果立竿見影,轄區內劣V類小流域從原來20條減少到目前1條。

二是“妙手算賬”。南平下轄的武夷山市開展了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試點工作,目前公布的階段性成果顯示,2015年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為2324.4億元,是同年全市GDP的16.7倍,人均為101.1萬元。“生態值多少錢?”第一次有了可供參考的答案。

南平市委書記袁毅說,這兩件事表明了“綠色南平”的取舍之道和潛力所在,即要選準與自身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綠色產業作為發展主攻方向。

不以污染換增長,不因速度輕質量。目前南平市已經確定了現代綠色農業、旅游等七大產業,并高起點編制綠色發展行動綱要、七大產業綠色發展規劃和資金、人才配套支持政策。圍繞“綠色發展創新”主體,初步梳理出285個總投資2128億元的支撐項目。

福建背山面海,自然生態條件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連續40年冠居全國。另一方面,各地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和產業基礎相差甚巨,發展的方向、重心和節奏也理應不同。

共赴一盤棋,落子見水平。瞄準“讓該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福建省以落實主體功能區劃為契機,建立起一整套約束與導向并重的國土空間管控體系。

——堅持保護優先原則。全省五分之二的縣市和197處區域列入限制或禁止開發區域,陸域面積的三分之一列為重點生態功能區。

——嚴格紅線管控制度。全省近48%的國土面積納入紅線范圍進行保護。

——調整考核導向。對限制開發區域的34個縣(市)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

2016年8月,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花落八閩,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迎來新考題:既要凝聚共識,把生態理念落實到施政布局全過程,更要因地制宜,提升綠色發展、特色發展能力。

福建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福建一直致力于找準改革與發展的結合點和突破口,大力探索“一地一品”“一品一策”“一策一業”“一業一龍頭”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模式。

綠色蔚然成風,內涵各有千秋:制造業重鎮泉州扭住轉型不放松,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循環方向發展,打造“中國制造2025”地方樣板;花果之鄉漳州通過“五湖四海”等綜合生態項目建設,從天生麗質的“生態佳”邁向融合發展的“生態+”;閩西龍巖市立足現有環保產業基礎,打造以環保裝備為代表的千億機械產業集群……

沿海與山區有差異也有差距,如何彌合?保護與發展有共性也有矛盾,如何破解?福建瞄準問題、聚焦短板,著力在脫貧攻堅、城鄉同步、山海協作和綠色惠民方面下功夫。

——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十八大以來,“造福工程”累計搬遷87.9萬人,脫貧1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8%下降到0.02%;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面貌明顯改善,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海島等欠發達地區發展步伐加快。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齊步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9.6%提高到64.8%,529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在三分之一村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75%行政村實現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建立專項獎勵制度,促進山區專業技術人才收入水平總體上不低于沿海。

——加強山海協作,先富帶動后富。23個沿海強縣(市)牽手2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共建產業園區。沿海泉州市實施“三百工程”,百企幫百村、百會扶百村、百僑助百村……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大山區財力扶持,增強百姓獲得感。投入近50億元加大全流域生態補償力度,大部分補償到流域上游欠發達地區和生態保護地區。探索商品林贖買制,由政府出錢把位于重點生態區位的商品林買過來;財政資金作為擔保金,林農利用林權證直接獲得貸款……不斷深化的林改,讓連綿起伏的綠色群山成為林農致富新途徑。

鑄造奮力趕超的八閩氣質

“愛拼敢贏,永不止步”提振企業家精神,“馬上就辦、真抓實干”重塑干部作風,“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再樹改革大旗

2017年初,一張照片在手機朋友圈刷屏:身家百億的恒安集團CEO許連捷在機場候機廳吃泡面。照片背后,是這位65歲的“閩南商業教父”帶著不服老、不服輸的拼勁放棄“退休”,再度出山。

受市場環境影響,恒安持續上揚的銷售曲線一度遭遇罕見下滑。“作為企業創始人,我義不容辭要和大家一同渡過難關。”在恒安集團總部,一身休閑裝的許連捷斬釘截鐵地說。

進入新常態,市場深度調整,行業洗牌加劇,企業間競爭空前激烈,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創新就難以生存。一向信奉“愛拼才會贏”的許連捷說:“我重返一線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百年千億恒安的發展藍圖。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走向國際舞臺,把產品帶出去,讓品牌走出去。”

在另一家福建龍頭企業安踏的品牌展示館門口,“永不止步”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這四個字也鐫刻于福建企業家精神深處。

從靠600雙鞋子闖北京到如今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安踏的成長史正是一部閩南企業不斷創新、不停探索、不懈奮斗的精神史。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給員工的新年致辭中說道:“我們要做好專業化、高質感,讓安踏從‘消費者買得起的品牌’向‘消費者想要買的品牌’升級和轉變。”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關鍵在作風。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

“別人在曬朋友圈,我們在曬太陽,但曬得有成果。”無論是雙休日還是國慶等節假日,過去一年,在水系治理、舊改征遷等項目一線,這樣的狀態是福州很多干部的常態。

拖了多年的地鐵通了、臟亂差的火車站靚了、低迷的招商活了……福州市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并推出一線考察干部創新機制,讓12多萬名干部既感到壓力更充滿動力。

營商環境好壞,關系事業成敗。廈門市長莊稼漢說,作為特區,環境不僅要在國內比,更要對標國際一流。為此,廈門主動參照世界銀行評價指標體系,圍繞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逐項查找差距和短板,逐領域提出具體的改革目標、任務和措施。

根據第三方機構評估,兩年來,廈門營商環境從全球排名第61位上升到第40位水平,躋身全國前列,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節點和事件中,改革創新始終是最為鮮明的標記。

廈門成為全國首批4個經濟特區之一,晉江從小漁村發展為蜚聲海內外的制造業品牌之都,1984年55位國有企業負責人聯名發出“松綁放權”的呼吁,1998年閩西武平縣幾位林農冒著政策風險摁下“分山到戶”的紅手印……福建留下了許多敢闖敢拼的改革創新之舉。

平潭綜合實驗區,在一個曾經“光長石頭不長草”的海島上建設起了兩岸共同家園;三明醫改,“山區小市”勇于挑戰世界性難題,“三醫聯動”改革模式成為全國效法的典型;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在“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硬約束下,探索全新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近年來,福建承擔了一系列打硬仗、啃硬骨頭的國字號發展改革任務,成效令人矚目。

在2月1日的省委常委會上,于偉國書記強調,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福建目前要著力建立問題導向工作機制、經驗復制推廣機制、改革推進落實機制,力求讓各項改革舉措深下去、實起來,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紅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福建實踐中,多項重大改革試驗加快推進,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實現新突破。

——自貿試驗區推出創新舉措11批285項,其中全國首創103項,新增企業數、注冊資本分別是掛牌前的4.3倍和6.3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成為全國典型案例,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融資租賃等新業態快速發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2725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精簡50%以上,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省市縣鄉四級權責清單實現全覆蓋,90%以上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在全省范圍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福建省長唐登杰說,福建將用好用足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以深化改革增添供給活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

潮涌八閩,風正帆懸。對于趕超路上的福建來說,這是創新創業的時代浪潮,是借力聚力的改革新風。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處于前所未有的多重發展機遇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福建”號巨輪的新時代航程,必將不辱使命、不負期許,創造更多成就和驚喜,收獲更大光榮與夢想。(記者劉亢、康淼、涂洪長、劉姝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福建 發展 產業 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