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地方兩會:發展瞄著質量跑
淡化增速目標 推進供給側改革 堅持創新驅動
地方兩會,發展瞄著質量跑
核心閱讀
近日,各地兩會陸續召開。在諸多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話題備受矚目。淡化GDP增長目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堅定步伐、創新驅動成為發展共識……
網絡圖
2018年,向著高質量邁進的發展思路越來越明晰。
擠水分、調結構,追求高質量發展
2017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較此前有大幅縮減。對此,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表示,2017年中央巡視組指出問題后,自治區高度重視目前經濟數據的真實性,不斷擠出水分。
專家分析稱,除了“擠出泡沫”,由于內蒙古在繼續化解過剩產能、減少低端和無效供給方面繼續發力,同時一些前期投建的大項目陸續進入投產階段,造成經濟規模的擴充處在減緩的狀態,因而影響到經濟發展的增速。
同時,還有一些地區取消了GDP考核,朝著綠色發展的方向不斷努力。
2018年1月1日起,海南正式實施新的《海南省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取消了包括白沙、瓊中、五指山、萬寧在內的12個市縣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淡化GDP考核不是不發展,而是發展的重心變了,著力點要放在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上,放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委書記張蔚蘭說。
“GDP就像是指揮棒,取消經濟相對落后、生態更加優良市縣的GDP考核,相當于從經濟發展的思路上給它們松綁,讓這些市縣能將有限的資金投入生態環境、教育等領域。”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表示,考核指標變化后,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錢投入民生、生態等領域,進行結構調整。
此外,與2017年相比,2018年天津、湖北、安徽等多地下調了GDP增長目標,北京、上海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也與去年的預期目標持平,更多考慮發展的深層次內涵。
2017年,上海GDP增長6.9%,總量突破3萬億元。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憲認為,上海經濟發展的特點在于其綜合性優勢。與經濟增長數字相比,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單位GDP產生的能耗指標、就業崗位數,更值得關注。上海需要的是有更高含金量的增長,6.5%的目標,體現了上海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經濟更具活力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結合“三去一降一補”的五大任務,各省份在2017年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2017年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在市場價格回升的形勢下,河北全年共壓減煉鋼產能2555萬噸、煉鐵2066萬噸、煤炭1125萬噸,全面取締“地條鋼”。2018年,河北將繼續壓減鋼鐵產能1000萬噸以上、煤炭1062萬噸,鋼鐵“僵尸企業”全部出清。
河北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說,目前,河北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炭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河北省將制定實施去產能三年行動計劃,也會促使去產能行業積極轉型升級。
“針對河北去產能問題,應突出問題導向,勇于攻堅克難,追求高質量高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促進增量優質、存量優化,不斷促進河北經濟發展。”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錢金平表示。
作為產煤大省,2017年山西省退出煤炭產能4590萬噸,同時率先實施煤炭減量化生產,為改善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做出了重要貢獻。山西省人大代表、陽煤集團副總經理崔建軍說:“目前陽煤集團產業結構調整基本完成,煤炭產業占比降到了30%以內,非煤產業占比上升至70%以上。”
臨汾市是山西省“一煤獨大”的縮影。山西省人大代表、臨汾市長劉予強說:“山西到2030年要基本完成經濟轉型任務,臨汾市將改造提升煤焦冶電四大傳統產業,培育壯大現代煤化工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興產業,為山西經濟‘減’‘優’‘綠’之路添磚加瓦。”
作為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手段,“降成本”成為更多省份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2017年,湖北出臺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振興實體經濟的“32條”政策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資源要素成本、物流成本、融資成本、涉企稅費水平等,預計為企業減輕負擔1100億元左右。
2018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抓好以“降”和“補”為重點的五大任務。湖北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說:“湖北省委省政府已出臺并將持續出臺一系列降成本的政策措施,惠企政策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為企業的降本增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創新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而在各個地區,小到企業、科研院所,大到政府部門,正寫下一個個創新發展的鮮活注腳。
所謂Ⅰ類新藥,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批準上市的藥品,是藥企創新發展的一大目標。位于深圳南山區的奧薩醫藥,在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徐希平領銜團隊的多年研發下,創制了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Ⅰ類新藥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
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全國第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國第一,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及專利綜合實力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的成績單引人矚目。“粵式”創新驅動發展的鮮明特色,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一大批像奧薩這樣的企業,成為廣東創新大潮的生力軍。
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嵇世山表示,目前廣東有著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新型研發機構、世界一流的創新科研團隊,這為未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自2018年2月28日起,蘋果中國內地iCloud服務將轉由云上貴州運營,屆時用戶可享受到更暢快的體驗。盡管沒有廣東的優良產業基礎與區位優勢,地處大西南的貴州也在創新發展方面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突破之路。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堅持創新驅動、大數據引領,成績斐然: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7%,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7.7%。
大數據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大數據與政府管理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建設數字政府,聚焦政務服務、交通、醫療、環保、公共安全等領域熱點難點問題,推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集成應用,讓大數據與科技創新實現深度融合。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安世遨指出,經濟新常態下,哪個地區在轉方式上占據先機,在創新上占據制高點,哪個地區就會獲得先發優勢。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正是牢牢抓住了創新驅動這個目標。
2017年被稱作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就包括安徽省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安徽省將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安徽省發改委改革創新處處長朱的娥表示,安徽省將通過平臺建設、政策扶持、創新改革等舉措,整體性、系統性推動創新發展,實現創新體系全鏈條的發展全貫通、支持全覆蓋。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孔令剛表示,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能夠為地方的科技創新提供引領示范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能夠為地方經濟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綜合本報記者吳勇、閆旭、姜鴻冰、馬晨、喬棟、范昊天、賀林平、黃嫻、徐靖報道)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發展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