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誰是報紙減版的"幕后推手"
誰是報紙減版的“幕后推手”
這一輪減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以往相比,既有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又有影響紙媒發展的老問題。
控制紙張成本是此輪報紙減版的直接原因。高企的新聞紙價格導致報紙成本大幅上升。招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自2016年上半年以來,國內新聞紙價格持續攀升,截止到今年9月份,價格已由年初的4000元/噸上漲至6000元/噸,漲幅達50%。這使得一些紙媒入不敷出,甚至出現“成本倒掛”,即報紙發行量越多、虧損就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報社不得不減少報紙的版面,以節省紙張開支。
對于一些紙媒而言,經營虧損的另一個直接原因在于過低的報紙售價。現今,有的報紙發行價格偏低,發行需要依靠財政補貼,這就導致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局面:保持價格不變將會繼續增加經營虧損,而提高價格可能導致發行量的下降,不利于宣傳工作的開展。因此,面對不斷攀升的新聞紙價格,直接減少版面數量成為這些報紙的優先選擇。
減版是解決“版面注水”問題的有效方法。在采編力量有限的情況下,過多的版面數量會對供稿質量產生壓力,這就容易導致“版面注水”問題。“版面注水”不僅有損報紙形象,也會增加采編壓力。這種壓力會導致關鍵版面、關鍵端口的供稿不足,進而造成更為惡劣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下,直接將多余的版面刪減掉,無疑能夠提高版面的整體質量。
新媒體帶來的競爭壓力,促使報紙調整策略。從行業趨勢來看,報紙已經度過黃金期,進入“夕陽期”。2016年以來,媒體融合已從相加邁入相融階段。傳統媒體的“報網端微”持續發力,媒體矩陣初現效果,互聯網思維、平臺化傳播、全媒體化發展已成為業界主流,生態級、內容類、渠道型媒體融合平臺相繼涌現,新媒體業態整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良態。在激烈的競爭中,報紙原有的信息服務優勢被新媒體取代,后者的傳播成本低,能突破時空限制,以多元化的形式,將碎片化、簡單化的新聞信息傳遞到受眾,這種方式無疑更能受到信息發布者和接收者的青睞。面對新媒體的沖擊,一些紙媒不得不縮減版面甚至停辦報紙。
用戶閱讀習慣的改變是報紙減版的深層原因。客戶端、門戶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的高速發展,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多元的信息獲取途徑。根據相關統計,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擁有月活用戶8.89億,微博擁有月活用戶3.13億,手機客戶端用戶規模為5.9億,大量的用戶已開始利用新媒體平臺獲取信息。這種閱讀習慣的改變,直接影響到了報紙的內容定位。用戶對報紙的內容需求,也從簡單的信息訴求逐漸變化為對權威性、解讀性、系統性內容的需求。如果報紙無法根據這種趨勢進行相應調整,優勝劣汰乃必然,減版成為情理中的事情。
面對危機,需調整“姿態”
盡管報紙減版看似來勢洶洶,但危機之中同樣孕育著生機。其實,在一些重大新聞發布和突發事件報道中,人們更希望從報紙中獲得更加系統、更為權威、解讀性更強的新聞報道。這就要求傳統媒體人順應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規律,對內容和形態進行必要調整,在新的媒體格局中明確定位、把握主動。
明確報紙屬性,按傳播規律優化版面。減版不是為減而減,除了不得不應對成本上漲的壓力,報紙應變被動為主動,進一步調整辦報定位,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合理設置版面。尤其是把握時代特點,在厘清現有版面形成歷史的基礎上,再對版面進行調整。把握時代特點,意味著要充分把握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媒體技術的發展情況,將內容生產和最新技術結合起來,制作出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產品。在調整版面前,認真聽取用戶的心聲,對人民群眾的需求多問一問、多想一想。在版面調整后,及時對改版效果進行評價,形成“調研→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效果評價→調研……”的版面動態優化機制。
巧用新媒體平臺,建立合理的新聞分流機制。能否建立起合理的新聞分流機制,是媒體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新聞分流機制的原理是根據新聞報道的內容特性進行分流,其核心在于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來進行內容分配。例如:對于時效性不強、值得深度解讀的新聞報道,可以將它分流到報紙版面上;而對于時效性要求高、碎片化程度強的新聞,可以將它分流到微信、微博以及客戶端。這種分流模式可保證時效性新聞的發出時間,也可為深度報道提供傳播空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報紙 版面 減版 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