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誰是報紙減版的"幕后推手"
12月初,湖北日報旗下的《楚天金報》正式休刊。這家報紙創刊至今已有16年,曾立志打造成為“中部第一、中國一流”的財經類媒體,卻止步于這個冬天,似乎又為“紙媒寒冬論”增添了新的佐證。實際上,像《楚天金報》這樣斷然休刊的紙媒并不多,不少報紙采取的是更為和緩的“減版”策略。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宣布減版的國內報紙已有8家。與此前的“瘦身”“減版”相比,這一輪減版有老原因,也有新情況。煮酒話媒工作室對其背后的深層原因進行梳理分析,探討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
報紙減版各有招數
據了解,去年以來減版的8家報紙,有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省級黨報《浙江日報》,科技日報旗下的《科普時報》(原名《科技文摘報》)和江西日報旗下的《信息日報》,以及《東南快報》《晶報》《信息日報》《楚天金報》(已休刊)4家都市報。
從減版方式看,主要有5種類型:
一是將部分版面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不再發行同期報紙。例如,《中國青年報》將周末版內容上傳到客戶端后,停止了同期報紙的發行。
二是在減少每期版面的同時,提高發行價格。以《科普時報》為例,該報將版面數量由16版減少到12版,單價由99.84元/份調整到120元/份。
三是直接減少發行頻率。例如:《東南快報》由日報改為周五報(即周一到周五出版,周六、周日休刊);《晶報》實行雙休日合刊發行,周日內容隨周六出版;《楚天金報》休刊前將周六周日報紙合并發行;《信息日報》由周五報改為周報。
四是在原有版面設置的基礎上減少版面。如《浙江日報》,每期的版面數量原為16版或20版,后將版面數量改為12版或16版。
五是直接改變報紙定位和刊期,改日報為周刊。《東南商報》就由市民生活報改為財經報,讀者對象由普通市民變更為經濟管理者。
在紙媒發展史上,通過版面調整來壓縮報紙“厚度”的做法,并不稀奇。一些國內外的知名報紙,或曾通過減少版面數量,或曾通過縮減報紙大小,來實現壓縮式的改版。本世紀初,英國的三大紙媒《獨立報》《泰晤士報》以及《衛報》,就先后將報紙“小報化”。從事實上看,報紙減版并非盲目的決策,而是報社根據環境變化作出的戰略調整,減版現象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原因。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報紙 版面 減版 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