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糖友“控糖”別忘了護腎
“慢性腎衰竭!”老王拿到診斷書,遲遲不敢相信。作為患糖尿病十多年的“老糖友”,竟然不知道糖尿病還能引起腎病。“糖尿病患者腎臟受損幾率與風險遠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隨著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不斷增長,糖尿病成為我國慢性腎病發生的首要病因。有研究顯示,約6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腎病風險或腎功能已有下降。”天津海濱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韓穎副主任醫師表示。
她提醒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腎損傷往往在無聲無息中發生,癥狀不易察覺。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像老王這樣一經檢查就到了腎病晚期。建議糖尿病患者從糖尿病確診之初就要加強腎功能監測,一旦確診糖尿病,應一年至少做一次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在日常用藥上也一定要謹慎,可優先選擇腎毒性較小的藥物。
韓穎說,“糖友”的腎臟之所以極易“受傷”,是因為他們的腎不僅要負責清除血液中的代謝產物,還要承受糖尿病發展進程中對腎臟帶來的傷害。糖尿病患者的長期高血糖會損傷人體血管內皮功能,造成腎小球微血管病變,引起蛋白排泄和濾過異常。若腎小球損害不斷加劇,會造成漸進性腎功能損害,出現大量蛋白尿。一旦進入大量蛋白尿期,患者將很快進展至終末期腎病,也就是通常說的尿毒癥。這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除糖尿病疾病本身對腎臟的損害外,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也是糖尿病患者腎臟易受傷的重要原因。不少糖尿病患者還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多數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而目前包括口服降糖藥在內的大部分藥物,都通過肝臟代謝、腎臟清除,腎臟的負擔就更重了。
韓穎指出:“由于糖尿病引發的糖尿病腎病晚期具有不可逆性和治療的困難,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從治療之初就要有護腎意識。一方面,每年要進行腎功能監測;另一方面,可考慮選用較少經過腎臟排泄,特別是已經出現腎損傷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主要經膽汁和腸道排泄的口服降糖藥物,目前這樣的降糖藥也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另外,日常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腎臟狀況,若出現泡沫尿、身體不同部位的水腫、血壓升高等患腎病信號,應盡早到醫院排查。若出現腎功能減退,糖尿病患者應積極與醫生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治療方案。(馬梅玲)
編輯:趙彥
關鍵詞:糖友 控糖 護腎 慢性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