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走出去”有了新路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近5年來,我國實施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對外直接投資屢創歷史新高,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缺乏系統規劃和科學論證,盲目決策,后續經營困難,造成較大損失;有的企業將境外投資重點放在房地產等非實體經濟領域,影響我國金融安全;有的企業忽視投資目的國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和要求,引發矛盾與糾紛。今年8月,四部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要求對企業非理性對外投資進行引導,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
那么,中國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風向標變了嗎?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從哪兒發力?如何更好監管和引導境外投資?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系列報道“對外投資新觀察”,期待與您共同探討。
今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但從增速看,在經歷一段“高速猛進”后,似乎松了松油門。今年前10個月,我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對全球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63.1億美元,同比下降40.9%。而去年同期,該項投資數據是同比增長53.3%。
變化的不只是數據。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交部在8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對境外投資的宏觀指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
對此,有人質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向是否有變化?新的引路牌將把企業指向何方?
平常心看數據下滑,政策調整重在“祛虛火”
有聲音認為,今年對外投資的這腳“油門”松得有點猛。那么,應該怎樣看待當前我國對外投資增速下滑?
“一個國家對外投資的短期波動是很常見的,要保持平常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說,比如作為對外投資大國的德國,2015年對外投資933億美元,2016年降到346億美元,同比下降63%,也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人們之所以對中國的數據比較敏感,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國這些年對外投資一路高歌猛進,外界習慣了這種高增長,但還沒有習慣波動。
商務部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說,除了去年基數較高外,前10個月對外投資同比下降,還有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國內宏觀經濟向好,在一些領域,國內的錢好賺了,企業對外投資的意愿就沒那么強了。國際投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很多國家的保護主義抬頭,加大了對外資的安全審查等,也削減了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總體看,對外投資下降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我們要限制的領域。相比之下,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實體經濟的對外投資比較穩定。
過去10年是我國對外投資增長最快的10年,2015年首次躍升為全球第二對外投資大國。然而,從去年底開始,我國加強了對企業對外投資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指導對外投資的企業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并接連出臺一系列政策。為何會出現這些變化?
“出臺這些政策,主要還是防范風險,讓企業‘走出去’又穩又好。”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國際產能合作處處長張煥騰說,我國企業境外投資雖然總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企業未能準確把握國家“走出去”戰略導向,開展境外投資缺乏系統規劃和科學論證,盲目決策,后續經營困難,造成較大損失;有的企業將境外投資重點放在房地產等非實體經濟領域,不僅未能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反而導致資金跨境流出大幅增加,債務“留”國內,資金“流”國外,沖擊我國金融安全;有的企業忽視投資目的國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和要求,投資投產后引發與當地民眾的糾紛,有時不得不停工,既造成經濟損失,也損害我國對外形象。
“就像人一樣,病了就要治。我國對外投資領域的政策調整,主要是‘祛虛火’。”邢厚媛說,對外投資的宏觀政策,既要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也要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在政策引導下,“祛虛火”后,“走出去”的國內企業將“更健康”。
“走出去”大方向沒變,我國仍需要鼓勵對外投資
《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鼓勵、限制、禁止三類境外投資活動。對此,有市場分析稱,中國企業“走出去”將會受到更多限制。
“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范管理的措施,絕不意味著‘走出去’政策的變向。”隆國強說,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支持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盡管今年對外投資有所回落,但中國作為一個對外投資大國的地位不會變。
張煥騰認為,首先,我國對外投資的大方向沒變。《指導意見》強調要推動境外投資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與投資目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其次,對外投資的基本原則沒變。《指導意見》明確,在境外投資領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按照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開展境外投資,企業在政府引導下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第三,對外投資管理的改革方向沒變。《指導意見》明確,要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境外投資便利化水平,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堅持以備案制為主的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在資本項下實行有管理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按“鼓勵發展+負面清單”模式引導和規范企業境外投資方向。
也有聲音認為,目前全球資本嚴重短缺,國際資本流動處于低位,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外資。在這種背景下,還要鼓勵企業把錢投到國外嗎?
“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都要更好地服務于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兩者并不矛盾。”邢厚媛說,“我們在全球市場引資,要把我們沒有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外資引進來,帶動國內產業升級;我們鼓勵企業走出去,也是要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國際競爭力。”
張煥騰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到新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壯大的必經之路。作為對外投資大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在放眼全球布局資源。
“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是推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內容。”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周柳軍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前景持續改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隨著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不斷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投資合作將繼續深入發展,中國對外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健康增長勢頭。
完善監管有必要,任何國家都應避免跨境資本流動“大進大出”
對于我國對外投資監管方式的新變化,有些企業感覺不適應,甚至擔心會影響正在進行或將要進行的對外投資業務。
隆國強說,從世界范圍看,各國政府都在采取各種措施完善對外投資的監管。中國目前還沒有實現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政府對跨境投資進行適當的管理和規范引導十分必要。
“從宏觀上看,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避免跨境資本流動的‘大進大出’。全球經濟在戰后每隔一些年就有一次金融危機,這些金融危機有很多是源于資金跨境流動‘大進大出’。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保持金融穩定、避免金融風險至關重要。”隆國強說。
邢厚媛認為,從微觀上看,相比發達國家,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歷史短、經驗不足、人才短缺,前些年對外投資也有很多教訓需要引以為戒,政府對這些企業進行適當的提醒、引導,有助于企業更加全面地評估和規避對外投資的風險,提高對外投資成功率。
強化監管不可少。但在采訪中,也有企業反映,因為監管政策的調整,企業在正常領域對外投資項目的追加資金,原本不需要再次審核,現在卻要重新遞交一堆材料接受審核,否則項目資金無法匯出。幾個來回下來,不僅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也影響對外投資項目的進度。
如何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提高服務企業“走出去”的便利化水平?
邢厚媛認為,對企業來說,標準明確、執行透明的監管體系,有利于更高效地開展對外投資。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指出,在完善監管方面,應研究新的監管審批辦法和機制,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更加行之有效。同時,對支持鼓勵類的項目,相關部門應繼續提供必要的便利化服務和政策支持,提醒企業防范風險,推動境外投資持續合理有序健康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企業 投資 走出去 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