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大運河千年燃燈佛塔將“重現” 預計年底開放
“城市中的文保建筑承載著這個地方的記憶,如何保留文化記憶,利用文保講好城市故事,是我們一直追尋的方向。”邢振華說,寶通銀號是通州地區最早的銀行,今后考慮仍然保留它商業文化的氣息,同時擬引入24小時書店;靜安寺計劃作展覽館,目前已經修繕完畢。
三年全面修繕不可移動文物
為更好地保護這些不可移動文物,通州于今年年中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巡查工作,逐一實地了解了這236處不可移動文物的現狀及在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236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和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根據安排,大運河將優先進行環境提升,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則進行日常性維護修繕。“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分散在潞河中學等幾個學校,現在還保留著與教學相關的功能,所以我們的重點提升工作還是放在大運河沿線。”
接下來,通州區將科學保護大運河文物古跡,結合北京市文物局三年行動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將通州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修繕,徹底改善文物生存環境。
除歷史遺存之外,大量的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逐一發掘。根據通州區普查,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33個,國家級2個,市級5個。
年近90的趙慶福老人是通州運河船工號子唯一有代表性的傳承人,他已將這門瀕臨滅絕的記憶傳給了第三代。邢振華說,“運河船工號子已經做了專門的收集工作,文字和曲調都有了有形記錄,文化館的老師們還將運河號子編成節目,已經可以出去交流演出了。”
文保利用新途徑帶動文創產業
“當前大運河保護、開發和利用面臨著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的嚴重挑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廣漢在一次運河文化保護論壇上指出,沿岸城鎮是依托運河發展起來,大運河的保護和沿線城鎮發展應建立互動關系。而這正是通州區在深入思考的問題——“如何讓運河文化保護活起來”。
為解決這一問題,未來通州區將在利用好運河資源方面,做到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利用相統一。合理利用修繕完成的文物古跡,開辟成村民文化活動站、非物質文化展示、村史館等。
同時開發休閑旅游產業。編制《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規劃》《城市副中心背景下的通州文化旅游開發對策研究》《通州大運河旅游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理利用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三廟一塔”景區、休閑農莊等景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聯盟”,簽訂三地旅游聯盟框架協議,共同推動運河旅游帶建設,共同推動北運河全線通航。
此外,通州還將打造臺湖演藝小鎮,建設環球影城,發展宋莊藝術小鎮等;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科技、農業等產品融合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運河經濟發展帶;制定出臺扶持、引資、人才等優惠政策,培養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
編輯:楊嵐
關鍵詞:大運河千年燃燈佛塔 大運河 千年燃燈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