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秋玉:用文化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河南省美術館 張秋玉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同時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廣大美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共同面對的一張答卷。
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
在扶貧這場攻堅戰中,文化既能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又是轉變思路的突破口,另謀發展的加油站;而在文化扶貧、扶志中,繁榮鄉村美術活動是落實扶貧的重要途徑,也是筑牢農村文化之基、補足信仰精神之鈣,以及引領脫貧發展之路的責任與擔當。
繁榮鄉村美術活動,開展文化扶貧工作,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發揮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既是建設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舉措。在文化扶貧中,抓好4個環節,是較好地發揮鄉村美術活動的作用、讓貧困地區的文化繁榮發展起來的有效做法。
扶志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是文化扶貧的環節之一。據筆者調查,如今有些貧困戶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的思想,安于現狀、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情況。雖然近幾年“輸血式”扶貧的力度不斷加大,但如果扶貧扶志工作跟不上,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個別貧困戶“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因此,鄉村文化活動應在引導貧困戶樹立勞動光榮、好逸惡勞可恥理念上下功夫,通過美術作品樹立脫貧典型,善于發現、總結、推廣、宣傳一批扶貧脫貧典型事跡,營造“脫貧致富貴在立志”的氛圍。加強對貧困戶的扶貧扶志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育積極健康向上的精氣神。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文化扶貧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
傾聽群眾的精神需求和建議是文化扶貧的另一個環節。文化扶貧是為群眾而扶,群眾的滿意度決定著扶貧成效。在文化扶貧中,要注重聽取群眾意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對于文化扶貧形式,可以提前征求群眾意見,凝聚群眾的共識,在具體實施中就能得到更多支持,易取得成效。文化扶貧實施的重大措施、準備展開的美術活動,應提前向群眾公示,讓美術活動為載體的文化扶貧舉措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另外,創新鄉村美術活動模式也是文化扶貧的環節之一。要發揮鄉村美術活動脫貧致富“好幫手”的作用,就要開展鄉村美術文創農業活動,大力挖掘當地民間美術的優勢資源,瞄準當今社會各階層文化需求、美術活動需求,結合鄉村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推進群眾美術活動項目生產性經營,實現群眾美術活動保護傳承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雙豐收,不僅讓貧困群眾“富腦袋”也要“富口袋”,還要讓貧困群眾徹底甩掉窮帽、挖掉窮根。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天等縣開發了以樹皮畫、儺戲面具、馬王皮影等為主的創意文化產品11個,舉行“扶貧先扶志”主題活動,為愛好書法的學生授課,給學生、貧困戶贈字,通過文化扶貧傳播正能量,從而激勵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自強不息、克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為群眾美術活動發展搭建載體平臺,對具有代表性和市場空間的草編、土布、雕刻、陶藝等傳統手工藝項目進行培訓,大批傳承人在培訓后自主創業,實現了從群眾美術活動傳承人到文化產業從業者的轉變。同時將自己的手藝毫無保留地教給貧困群眾,并不斷提升群眾美術活動文化產品創意設計能力,在傳承與發揚中涌現了許多技術精湛、致力于草編傳承的代表性傳人。
文化隊伍為脫貧注入底蘊
組織一支“永遠不走”的鄉村美術活動志愿隊伍是文化扶貧的又一環節。無論是何種扶貧,最終要看當地群眾自身脫貧的意志、決心和能力。增強貧困地域的美術活動志愿者、優秀人才培育和引進,是開啟智志雙扶、脫貧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2016年以來,河南省美術館、文化館穩步推進“志愿團隊進萬村扶貧扶志惠萬眾”活動,先后組織1萬多名文化志愿者分赴全省近千個行政村送書畫、送演出、搞培訓、傳技能、帶活動、鼓斗志,使基層群眾能享受到文化成果。這些文化志愿者通過前期社會調研,深入了解鄉村文化建設的現狀,找準鄉村文化建設之需,發揮自身在音樂上的特長,組成一個個文化志愿小組,走進精準扶貧第一線,對接群眾文化需求,補齊村級文化建設的短板,以打造“文化扶貧扶志”的有效平臺,簽訂共建協議、制定活動計劃、適時開展培訓,使28萬父老鄉親享受到了自己的文化權益。
正在脫貧攻堅中的河南省廣大農村,許多過去毀綠種菜或亂丟垃圾的村莊,經過幾年的努力,文化部門和村里的“土畫家”一起繪就了數以萬計的以農民畫為特色的“文化墻”。這些文化墻有的取材于本地的小橋流水、魚兒飛躍等農村新貌,宣傳文明創建的內容圖文并茂,畫面鮮艷、內容貼近百姓,吸引眾多路人駐足觀看。許多基層干部說,用這種特色手繪墻體畫來“書寫文明”,成為一種新穎的“道德課堂”,弘揚了社會正能量。相對于電視上的“高大上”,相比于電視屏幕的“冰冷”,這些鄉村美術活動更真實、更溫暖、更帶鄉土味和親近感。正是這種“草根性”的美術作品,使農村群眾在喜聞樂見中,對國家的扶貧政策吃得更透,更激勵了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斗志。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實現真正脫貧,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撐。文化自信是深層次的自信,文化自覺是長久的自覺。廣大的文化工作者精心編寫的一篇篇文化扶貧文章,正在讓“由外而內”的文化幫扶向“由內而外”的文化成長轉變,并且實現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精神文明上的小康,而實施繁榮鄉村美術活動、文化惠民扶貧,既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又是扶貧開發攻堅的重要內容。可以相信,這種在文化事業領域扶貧的“授人以漁”,將會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鄉村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文化 脫貧攻堅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