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馮琳:構建多種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作者:海口市美蘭區人民政府 馮琳
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就是要多渠道、多層次、多模式實現精準扶貧,千方百計帶領貧困群眾走向脫貧致富道路,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美蘭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積極構建“N+扶貧”模式,多渠道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221戶824人,截至目前,已有100戶370人脫貧,其中17戶73人逐步走向致富道路。
政府主導+扶貧。美蘭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和區長為 “雙組長”的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完善區、鎮兩級扶貧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充實配強扶貧工作力量,健全脫貧攻堅組織領導機構。編制精準扶貧工作要點,對精準扶貧工作進行統一規劃部署。同時,區、鎮、村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落實。
貧困戶主體+扶貧。美蘭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貧困戶主體地位原則,尊重貧困戶的意愿,從“扶志”+“扶智”入手,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強化脫貧手段,由原來的政府強加于貧困戶轉變為貧困戶根據自身特點和特長選擇脫貧致富項目。利用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全面普及脫貧政策、知識和技能。下課后,各村村干部進行討論交流,用當地方言為貧困戶開小灶,深化教學內容的理解,幫助貧困戶轉變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并培養了一批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產業主抓+扶貧。美蘭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作用,在全市率先啟動“四促進”幫扶模式:一是轉移就業,促進貧困戶提高收入;二是學習技術,促進貧困戶增強“造血”功能;三是保障銷路,促進擴大種養規模;四是服務企業,促進企民融合。目前,轄區四個鎮已通過合作社(龍頭企業)帶動2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規模化產業,每年可獲取投入資金10%—20%的固定分紅,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貧困戶變股東。
干部主責+扶貧。美蘭區推行扶貧“第一家長”運行機制,共安排26名區級領導、50家區級單位和239名鎮村干部與221戶貧困戶結成“親家”,擔任扶貧“第一家長”。“第一家長” 通過與貧困戶拉家常、做規劃、搞產業,增進與貧困戶之間的感情,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做到幫有成果、扶有實效。
部門主推+扶貧。農業部門開展特色產業扶貧,引導貧困戶發揮資源優勢,發展蔬菜果業、花卉、畜禽、水產等特色農業,并為貧困戶提供“農民點菜、專家送菜上門”菜單式農技指導服務;勞動保障部門開展轉移就業扶貧,累計舉辦11場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604個,轉移貧困戶就業40人;科工信部門開展電子商務扶貧,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站,搭建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為貧困戶提供代銷農產品、代購物資、代辦郵件等便民扶貧服務;財政部門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幫助177戶貧困戶成功通過審核并完成貸款192.9萬元,成為全市第一個率先超額完成扶貧小額信貸目標任務的轄區;其他相關部門根據職能范圍,重點抓好貧困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等工作,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社會主幫+扶貧。美蘭區廣泛宣傳發動和制訂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各界成功人士尤其是本地外出成功人士和務工人員報效桑梓和回村創業。三江鎮茄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瓊,早年在外創業,返鄉后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成立的聯影蓮霧種養專業合作社,吸收全鎮的貧困戶入股分紅。同時,開展“手牽手送溫暖,心連心送愛心”活動,多家愛心企業為美蘭區貧困戶捐助愛心扶貧資金共計65.57萬元。
旅游主引+扶貧。美蘭區充分利用各鎮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特色產業、珍貴的古跡遺存、秀美的鄉村文化等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做文章,以及各鎮特色,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了三江鶴舞九湖、演豐紅樹林、大致坡瓊劇等旅游項目,并鼓勵發動轄區群眾積極參與。演豐鎮還發展鄉村民宿旅游業,通過“企業+貧困戶+小額信貸”的扶貧模式,每年按約定的分紅比例對貧困戶進行分紅,貧困戶還可到民宿打工增加收入。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扶貧 貧困戶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