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一位考古學家的"朋友圈"
王栻,字抱沖,平陽人,當時任教于南京大學歷史系。平陽為浙江一等大縣,有“兩浙咽喉,八閩唇齒”之稱,歷來人才輩出,民國時的學子也爭氣,《考古學家夏鼐影像輯》中,即可見夏鼐與王栻、徐賢修、吳景榮等同鄉同學的多張合影,并收錄有清華以及燕大溫州籍學生的大合影,堪稱鼎盛。
夏鼐與王栻、徐賢修、吳景榮等同鄉同學的合影
王栻的來信內容已不可知,據覆信,應有拜托老同學尋訪嚴復資料之事。王栻是海內嚴復研究名家,1957年已有《嚴復傳》(上海人民出版社)面世,夏鼐用自己的人脈打聽了一番,迅速給出答復。其實據《夏鼐日記》,1960年7月24日夏鼐已讀過此書,而且很可能是王栻寄贈,但恐怕寫信時夏先生自己都不記得了。
王栻1957年出版的《嚴復傳》
老同學聊些什么?自然先憶舊所。信首提到的大西路,久為世人遺忘。大西路地處上海西郊,是光華大學及附中的校舍。夏鼐、王栻自溫州十中畢業后,均考入光華附中,繼續同窗生涯。錢鍾書詩曰:苦憶君家好巷坊,無多歲月已滄桑。光華1925年建校后屢遭戰事,尤其是淞滬會戰時,房屋悉成灰燼。大西路1949年后也更名為延安西路,而在1951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光華大學被化整為零,并入復旦、上海財經學院、同濟大學、華東師大諸校,光華附中則和大夏大學附中合并成為華東師大附中,稱得上是蕩然無存。
夏鼐記憶中王栻的“壁書”“低吟”,應承自其父王理孚。王栻曾撰有《我所知道的父親》,講述了父親的一生。王理孚中過秀才,也曾設館授徒,后創辦鰲江公學,深得提學使袁嘉谷稱許。辛亥前浙江咨議局成立,王理孚被選為議員,同仁有沈鈞儒、陳叔通等。革命后湯壽潛任浙江都督,王理孚在都督府任事,也受器重,后任鄞縣知事,1917年10月急流勇退,回到家鄉從事工商業。
王理孚
比兩個哥哥幸運,父親陪伴王栻的時光更多。在他的回憶中,父親生平不飲酒,不博弈,主要的娛樂就是家居閑坐,讀書作詩。王栻入學后的1928年(戊辰),王理孚創立詩社“戊社”,月聚一次,互相唱和,后有《海髯詩》傳世。王栻撰文是1985年,據他所言,當時鄉間老人尚有能誦父親所作詩詞與挽聯的。至于家父詩歌的面目,文中也有提及,“聲調朗朗可誦,用字恰到好處,豪放中常帶收斂含蓄之意,其風格最似歐蘇”,這無疑也影響了少年王栻。
王栻文中自言不懂詩,而從“十年生死兩茫茫”誤記成《臨江仙》以及“不相逢,自難忘”來看,夏鼐也不精于此道,但依著往日的印象,還是很體貼地奉上舊作一首。這是步周作人五十自壽詩的韻,當時憑回憶寫出漏了兩句,今可查《秋韻詩詞選》補足,結句為“卻憶當年寂照寺,挖罷蠻洞看山花”。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一位考古學家的"朋友圈" 考古學家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