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顏廷標:努力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
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可行模式
其一,鏈式組織。通過鏈式組織,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產品制造、技術服務、市場營銷等有效鏈接起來,形成產學研金介相結合的產業技術聯盟等產業組織,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創新鏈包含大學、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中介組織、企業、政府等,將這些創新主體鏈接起來,可以形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型組織,這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一種重要模式,也是充分發揮創新主體各自優勢、實現專業化分工協作的重要途徑。創新鏈可以分為緊密型創新鏈、散型創新鏈、虛擬創新鏈、全流程創新鏈、半程創新鏈、單體創新鏈、網狀創新鏈(創新網絡)等。這些鏈式組織,大多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形式存在,有些則以科技合作協議、技術服務合同、松散型創新組織等形式存在。
其二,新型研發機構。新型研發機構是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以打破身份、地域的界限,采用全新的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為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創新人才服務,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典型組織。比如,以華為公司、華大基因、邁瑞科技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正表現出越來越突出的新型研發機構的特點:企業建立了規模宏大的研發機構或全球研發網絡,是企業所在領域內技術創新的領跑者;企業員工構成發生革命性改變,研發人員所占比例比普通企業高出很多;企業注重品牌建設,擁有強大的市場營銷網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企業甚至比同領域獨立設置的研究機構更為強大。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眾創空間,也具備新型研發機構的特點:創新創業者利用政府或企業提供的場地等條件,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將科技成果或已經具備雛形的想法進行市場化開發推廣,最后發展成為創新型企業。
其三,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全面創新本身就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途徑。一個區域、一個企業擁有競爭力一般要具備三種能力:科技創新能力、新技術產業化能力和品牌創新能力。這三者之中,科技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能力的原動力,也是新技術產業化和品牌創新的基礎;新技術產業化是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是新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品牌創新則是新技術產業化的持續體現。其中,新技術產業化能力和品牌創新能力需要整個創新鏈的支撐,包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體制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文化創新等,是全面創新、融合創新的結果。所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是推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形式。
實現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路徑
樹立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破除思想障礙與認識偏差。一是要深化對創新本質的認識,樹立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不是發表論文、申請到專利就大功告成了,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這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意識。二是深化對現代企業的認識,更新發展理念。從華為、華大、邁瑞等企業的發展可以看出,現代企業更像一個研發機構,而不再僅是制造工廠。企業既是工廠也是研究機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三是轉變思維定式,提高合作意識。隨著對知識和技術掌握“深度的加強”和“廣度的減少”,創新者必須分工協作,否則很難進行有效創新。因此,要增強合作意識,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產學研之間的協作,以及知識、技術、品牌、信息等互動,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與整體優化。
強化產學研合作,使科技與經濟順暢結合。目前在產學研合作中存在著明顯的目標差異:大學、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更關心的是論文發表、專利申請,企業更關心的是技術的獨特性與產業化的效益,所以在產學研合作中,前期大學與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積極性高,但涉及到產業化、市場化方面則明顯動力不足,直接影響到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所以要深化大學與科研機構改革,加強產學研合作,讓科技與經濟結合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協同科技與經濟各職能部門,形成政策支持合力。目前在支持科技創新中存在著創新政策碎片化現象,科技、發改、工信、財政等職能部門之間缺少緊密聯系、協同推動,使得支持政策形不成強大合力,影響到政策效果。建議各相關部門協同起來,將政府支持政策從兩個思路上優化整合:一是從產品、產業、經濟發展的需求痛點出發,研究探索解決痛點的關鍵技術,或者探索新的原理、新的技術解決關鍵問題。二是從原理出發,探索新的發現、研發新的技術,再通過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最后形成新產品、新產業、新增長點。
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營造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良好環境。一是支持企業向“新型研發機構”型企業轉變,使更多企業成為產學研結合的經濟實體。二是通過部署地方重大科技專項,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與科研院所、大學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技術研發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緊密協同的創新鏈與產業鏈。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保障企業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使科技型企業、技術開發活動得到有效保護,增強創新的積極性。四是建立科技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法律和政策,暢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渠道,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顏廷標)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創新 科技 經濟 企業 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