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雙一流”高校如何建成?教育部:不是“211”的翻版
《新聞1+1》2017年9月21日完成臺本
——“雙一流”,如何建成?
節目導視
解說: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一份涵蓋137所高校的金色名單,一個影響未來、雄心勃勃的國家戰略。
北京大學校長 林建華:
要守住我們的根本,同時又要不斷地去創新,你守不住這個的話,你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
解說:
進入名單的學校、學科,如何認定?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如何評估?
“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鐘秉林:
一流學科實際上就考兩個因素。一個你的學科建設水平,第二你的人才培養水平。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雙一流”,如何建成?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9月份是高校開學的季節,但是今天似乎給人這樣的一種感覺,高校的高考揭曉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今天上午在短短的兩三分鐘時間里,幾乎所有的網站都同步跳出了所謂的重磅新聞和重點推薦的這種新聞,那就是教育部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的名單。什么叫“雙一流”?我們來先看一下。“雙一流”指的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那這樣的重磅新聞一出來,馬上各個媒體就開始進行解讀,咱先不談解讀,先看各個標題都有哪些方向。標題一組,重磅:“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雙一流”名單公布,看看有你的學校嗎?廣東5高校如何建設“雙一流”?校長們回應準備這么干;中學生的夢想參考“雙一流”完整名單出爐,速來圍觀。
馬上對于正在上高中或者明年考大學的,這又成了一份高考的報考指南,為什么如此呢,它跟過去我們熟悉的“985”或者“211”,又有什么樣的區別呢?來,今天關注這個重磅新聞。
解說: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今天上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名單。名單中,一共137所高校,哪些高校入選,名單一發布,立刻引來全國各地的關注。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這次遴選是以學科為基礎,專家委員會根據認定標準,選出了137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學科基礎上綜合評價,再選出42所一流大學建設名單。
新聞播報:
42所高校中包括39所985高校,還包括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3所非985高校。
解說:
新疆大學,這次進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名單,受到了不少關注。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新疆大學此次能進入名單,校方感受到的除了欣喜,還有壓力。
新疆大學副校長 賈殿贈 :
新疆大學迎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發展機遇,同時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因為新疆大學與其他發達地區入選的高校相比,底子還相對比較薄弱,發展的還比較滯后。
解說:
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新疆大學,看到更多的,將是機遇。
賈殿贈:
目前來講,新疆大學最急需補足的這個短板一是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高層人才力量比較缺乏,二是各類創新平臺或者實踐平臺也還是不足,三是新疆大學新校區建設剛剛起步,發展空間受限,第四個是發展的資金也還是短缺,這些問題國家和自治區將在“雙一流”建設的實施過程中給予大的支持并逐步得到解決。
解說:
在今天公布的“雙一流”名單中,既包括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更包括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也是此次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一個亮點。
“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鐘秉林:
一流學科實際上就考兩個因素。一個你的學科建設水平,第二你的人才培養水平,參考了、比照了國際的一些評價的情況,還有國內的一些第三方評價的結果。
解說:
在95所入選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中,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它的知名度和不少全國重點大學相比,并不占優勢。然而,這次他們入選一流學科的,是“地質學”。看得出來,這所在全國并不知名的高校,在該領域內,擁有長期的歷史積累和不凡的實力。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 倪師軍:
1956年建校的時候抽調了原來在地質學方面我們國家的精英,這是60年多少代人一個夢想。
解說:
在招生中,地質學專業,一直是該校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而此前,這個學科也培養諸多杰出的專業人才,包括藏族工程院院士多吉、最早提出“大洋紅層”概念的王成善院士、中國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等。
倪師軍:
通過這個“雙一流”建設以后,國家也會重點加強投入,審慎加強配套,學校也會加強配套,這個學科就會從得到機遇以后,會重新考慮朝更高的目標我們去努力,比如說我們的國際影響做得更大,地域影響做到更大,我們在西部的貢獻更大,而且尤其原來重大的優勢方面更加突出。
解說:
和成都理工大學一樣,這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眾多高校,都希望能借助這樣的契機,讓自己的優勢學科更強,同時帶動學校整體發展。而事實上,這次“雙一流”建設是5年一個周期,滾動淘汰,不搞終身制,而是根據績效考核等因素將進行競爭、實現有進有出。
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
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在“985”、“211”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
白巖松:
首先要消除一個誤解,“雙一流”指的不是已經是世界一流大學或者說世界一流學科了,而是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等于說是目標,這個可不能誤解了,差距有還比較大的。第二點這并不是終身制,剛才短片說了五年后這個名單一定會有所變化,甚至有的會被替掉,然后有的新的增補進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雙一流”建設的高校,這次總的數量是42所,分成了AB兩類,A類是36所,原來“985工程”一共有39所,其中36所都在A類里入選。B類有6所,原來“985工程”學校3所,原“211工程”學校3所入選。B類跟A類是有所差距,也正是這個差距要去追趕,但是也在建設一流學校這樣的一個范疇之內。
另外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數量95所,這其中有相當多的是一招鮮吃遍天,另外可能是專業類的學校,像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等,不是綜合類的大學。
我們看看過去大家熟悉的“211工程”有112所,“985工程”有39所,加在一起是151所,但是這回加在一起只有137所,其實是有所縮減的。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嘉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的副主任袁振國,同時袁主任參加了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袁主任您好。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的副主任 袁振國:
您好。
白巖松:
首先可能一開始我們要去界定一下,這個世界一流大學看名單的時候,似乎更多的集中在綜合大學上,而世界一流的建設學科更多出現了很多,可能不是綜合大學,但是是專業類學校,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嗎。
袁振國:
實際上作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學校,它主要看它的整體水平,當然它的整體水平是由多個高水平學科支撐的,它的人才培養,它的科研成就,總體上它能夠在世界一百位、兩百位之前的這樣的整體水平,它才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學校。
白巖松:
就是它必須要更綜合一點才更有可能。
袁振國:
對,那么一流學科的建設,它主要是要考慮在全世界的學科領域里能夠排到千分之一之前,千分之五之前的一些學科。
白巖松: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當今天這個名單正式公布之后,是否就意味著在我們的記憶當中和在我們的標準當中停留了很長時間的“985”、“211”徹底淡出我們的視線。
袁振國:
我想還是一個繼承關系,“211”“985”工程的建設,為我們現在建設“雙一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但是它是一個新的起點,以前我們“211”“985”政策支持的內容以及這些名稱,在我們現在的文件當中都不會再出現了,在現有的政策當中也不會再保持了,它都會同等到“雙一流”建設的計劃當中去。
白巖松:
大家可能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其實陳寶國部長也說過,這不是“985”或者“211”工程的山寨版或者怎么怎么樣,是一個全新的計劃,我們為什么要在有了“985”“211”之后要考慮“雙一流”,它究竟不同在哪,為什么要這么做?
袁振國:
這首先是歷史時代的不同,大家知道中國的經濟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我們現在整個的高等教育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前幾十年,我們主要解決的是規模數量和一定質量提升的問題,而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強國這樣一個新時代,那么要在全世界競爭高水平的時候,用原來的目標,原來的思維方法和原來的政策措施已經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性新決定。
白巖松:
陳寶生部長特別強調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您覺得會開始什么?比如我看到今天的名單的時候,格外關注的是開始對學校的學科特別在意了,甚至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高校可能并沒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一招鮮,在某一個學科完成了一種突破,就像羽毛球最開始是女雙先拿了冠軍,才有了后來五塊金牌都拿,是不是鼓勵大家去做這種一招鮮?無
袁振國:
任何一個大學,高水平的大學是要靠學科來支撐的,沒有高水平的學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學,學科的布局從整個國家來說,是要顧及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各個方方面面,事實上也是這樣,在我們相當一部分的高水平大學里,它有著相對完整的學科布局,但是也不是能夠包打天下的,也不是所有學科都是優秀的,但是我們很多其他在綜合實力上可能不是最強的學校,但是它們有些學科的建設,有歷史的傳統,有建設的經驗,有特殊的成就,把這些學校的學科從全國的角度來說,保證我們整體學科的進步,這是我們考慮一流學科建設的一個主要考慮,也希望通過這個學科的建設來帶動其他學科的建設。
白巖松:
袁主任,這個問題也必須要去問,您參加了這樣前期的過程,這樣的被我稱之為高校的高考,而且五年之后,它不是終身制,名單可能還會發生變化,在遴選的過程當中公平嗎?
袁振國:
選擇的角度,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單位的確定,是一個綜合的考慮。首先我們是從國家發展的需要,國家重大戰略的需求的角度來考慮的,哪些學科,哪些學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接近世界的優秀學科的潛力比較明顯,這個是考慮問題的主要方面。當然競爭當中,學校的努力,地域的條件,歷史的因素都會發生作用,這些對學校的評審也會有一些影響。
白巖松:
你們是相對客觀的,學校是不參與到直接的競爭當中來是吧。
袁振國:
對的,學校是沒有參與的,是由第三方來進行評估,根據各種各樣的客觀數據。
白巖松:
給您留一個問題,也有很多中學生尤其明年參加高考的已經開始關心了,明年我報考高校是不是就按照這個標準就可以了,先給您留這樣一個題,我們一會兒再繼續溝通,繼續關注今天“雙一流”大學的建設。
解說:
九月迎新生,開學典禮上,少不了大學校長的演講。而各高校的開學第一課,也越來越被輿論所關注。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末啊
你們要用心感受科學之美。科學崇尚真理,科學是美與真的統一,良好的審美感覺有助于發現真理。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 胡正榮:
立德是培養人才的根基,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是人才培養的第一要務,所謂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
解說:
關注高校校長的開學演講,實質上是在關注每一所高校的所散發的氣質,關注它們能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
過去二十年,在211、985兩個重點大學工程標志性的衡量標準下,中國的大學也一直在變化和努力。
就在近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18年全球大學排行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雙雙進入前30名。而在四大世界大學排行榜上,中國內地高校同時進入四大排行榜前500的大學有12所。排名在穩步提升,數量在逐步增加,中國內地高校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在很多大學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的同時,另一個現象也擺在我們面前。根據連續六年關注留學趨勢的全球化智庫所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研究顯示,2015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同比增長13.9%。2000-2015年間,中國留學人員數量以年均18.9%的增長率迅速增長。
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 苗綠:
中國的高校隨著咱們改革開放整體的國力的增強,還有我們教育水平的提升,國際化程度的提升,自然我們的排名就是不斷的在上升,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一個國家的學生應該有進有出才是正常的,不可能都是學生就留在國內,然后國際化水平就提升了。還有很多比如說教育合作、中外合作辦學, 這些都是提升國際化水平的重要的方面和指數,也是對“雙一流”建設有重要參考意義和評估意義的指數。
解說:
在專家看來,出去留學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我們的高校同樣該思考的,是如何吸引別人來求學。與此同時,高校資源的不平衡,似乎也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以此次被評為“雙一流”大學之一的蘭州大學為例,今年6月份,有媒體以《百年名校—蘭州大學的衰落與焦慮》為標題,報道了蘭州大學人才流失的嚴重現象,甚至衍生出“蘭州大學流失的教授可以再建一所蘭大”的說法。而從2015年國家確定要開展“雙一流”高校建設,這讓學校、科研對高級人才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再次出現東部高校到西部高薪挖人的案例,讓原本已經“東強西弱”的情況進一步嚴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吳巖:
這種“挖人”的現象是整個中西部高等教育里面出現的一種現象,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這件事情,已經多次發出明確信號,流動是鼓勵的,市場不流動是不行的,人才作為資源是流動的,但是它有一個前提,是有序流動,不是惡性競爭,“挖人”屬于惡性競爭。
解說:
一方面,東南沿海高校得益于人才“輸血”,另一方面,中西部高校卻因人才“失血”而困擾。除了人才需求的挑戰之外,在過去這一年中央巡視組對高校的巡視中,公布的問題也同樣值得注意。比如,科研經費使用不當、校辦企業存在廉潔風險等問題。
如今,137所“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已經公布,而人們更關注的是,這樣的“雙一流”,我們該如何建成?
白巖松:
好,先回到剛開始給袁主任留的題目,明年報考志愿,這里要強調一下,舉個例子,我的母校中國傳媒大學是這回“雙一流”當中的一流學科建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流大學來建設這樣的大學,但是新聞系這個專業卻是并列第一,你要是報考新聞系的話,應該要考慮這種專業的因素,有的時候它是一流的大學,但是新聞系可能并不是排的很靠前,所以有的學校你可能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就像我們剛才短片當中,地質學卻是它的重點學科,在全國都赫赫有名,因此這也是一個標準,當然我說的只是我自己的經驗,繼續連線袁主任,剛才給您留了一個題目,您的答案是什么,如果告訴明年后年要高考的學生的話,他按照這個“雙一流”來選擇自己報考的學校和學科是不是靠譜。
袁振國:
我想“雙一流”的影響是巨大的,“雙一流”產生社會的吸引效力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雙一流”建設本身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優秀的學生,所以“雙一流”的學校會吸收更多的優秀學生,優秀的學生選擇這些學校和學科,也是無可厚非。但是我想也要說另外一個觀點,我們不能僅看名牌,更重要的考生還是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自己的特長,而不能僅僅根據這樣一個牌子來報名。
白巖松:
袁主任,還有一個問題,剛才我們的短片提出來了,前不久我看了一本好多年前蘭州大學建設中的很多的故事,看的我是熱淚盈眶,想想那個時候的蘭州大學,我的同事水均益,像秦大河等等都是蘭州大學畢業的,但是這兩年蘭州大學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可能被挖走了,這是西部很多著名大學的一個縮影,這次在我們“雙一流”建設當中,其實在西部的學校不少,會不會列入這個名單之后,還會被人偷偷的孔雀東南飛,用重金挖走人才?
袁振國:
這確實是一個嚴肅的沉重的話題,西部的人才被挖的比較多,這也是一個事實,但是近十多年來,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別是西部高校的振興計劃,西部學校人才重點支持計劃以及西部學校的發展計劃在加快縮短西部學校和東部學校之間的差距,特別是這次的“雙一流”建設,明文規定不允許去中西部挖人才,以保證東西部正常的發展。
白巖松:
就是列入到了“雙一流”的中西部的高校當中,反而得到了某種保護傘。
袁振國:
我相信它們這些學校也一定會利用這些機會,讓它的優勢學科能夠得到更好的發言。
白巖松:
袁主任,下一個問題涉及到五年后,這個名單不是終身制,就會有變化,你想想這些學校非常在意自己的榮譽,因此地方也會很在意和在乎這樣的榮譽,我們來看一個高等教育“雙一流”的施工藍圖,北京市預計投入100億,廣東省市各級財政三年計劃投入超百億元,河南投入31億等等,這全是數字,你看四川也是有了宏偉的目標,上海也同樣如此。會不會展開一場宏大的軍備競賽,而五年后為了讓自己留在這的時候,會不會有一些我們擔心的事情發生呢?
袁振國:
我相信一個高水平大學的建設,需要相當的經費支持,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高等水平學校的發展是用錢堆出來的,但是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錢,花好每一分錢,錢要增加,但是把這個錢用到點子上,用出水平來,更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白巖松:
五年后會不會有一些學校,我要想盡其他方法,甚至可能不太正的方法,怎么去防范它。
袁振國:
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明白,這次在“雙一流”建設的學校和學科過程當中,首先是要求相關的學校做出詳細的發展規劃,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發展措施和考核指標,所以相關的行政部門一定會通過合適的方法,來一步一步評估這些目標是否達到,來決定下一步的支持方略。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袁主任今年給了我們非常詳細的解答,的確今天就像教育部的陳寶生部長說的,它真的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開始,因為高校的高考揭曉了,五年后的時候又會是什么樣呢,在這要祝賀所有入選的高校,同時其他的高校,加油。
編輯:曾珂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