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人民幣長期堅挺基礎更牢
最近,人民幣匯率再次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熱點。今年5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不斷走強,直至突破1美元兌6.5元人民幣大關并創下自2016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然而,面對人民幣匯率正常的沖高回落,有一種觀點卻將人民幣回調與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調整管理措施過度聯系,進而認為是中國貨幣當局主導了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從而為市場“托底”。對此,專家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根本動力源自市場供需關系及中國經濟基本面變化。雖然央行調整管理措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其實際功能在于限制非理性交易,最終確保外匯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市場存在回調需要
針對央行日前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征收比例從20%降為0,同時取消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存放準備金的穿透式管理,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指出,這兩項政策都是在前兩年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資本流動呈現一定順周期性的背景下出臺的宏觀審慎管理措施,考慮到當前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上述兩項政策有必要進行調整,以強化外匯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提高市場流動性。
中信證券分析,售匯風險準備金的取消意味著企業和個人的購匯成本將降低,這一定程度上能刺激購匯需求,有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央行適時去掉對購匯的臨時性限制措施,顯示其更希望通過市場供求改變來促使匯率穩定,而不是親自干預。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從接近7一路漲至6.5附近,可以說漲幅很大、漲速也比較快。總體而言,無論是從市場自身規律來看,還是從相關涉外企業的經營訴求來說,人民幣匯率自身都存在著回調需要。”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宇對本報記者表示。
雙向波動態勢明朗
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趙雪情看來,人民幣走強主要是受美國經濟復蘇表現不及預期、歐元區復蘇更為強勁、美元指數4月以來持續下行等因素影響。同時,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基本面指標向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亦支撐了人民幣匯率企穩。趙雪情強調,不能簡單地將突破6.5關口等同于人民幣完全進入“升值時代”,人民幣仍將在新的匯率形成機制下實現對美元的雙向波動。
“從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不難看出,本幣匯率將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日益成熟逐步靠近均衡水平并在一個區間內雙向波動。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市場作用很可能會出現‘匯率超調’,從而激發一定程度的金融風險并影響經濟主體的信心。因此,貨幣當局需要在政策層面及時采取必要而靈活的限制性措施,以幫助市場保持理性和平穩。”周宇說。
周宇進一步指出,無論是分析人民幣匯率還是研判中國央行的政策意圖,前提都是正確地區分好短期與長期、主要與次要等根本性問題,并認識到中國推動金融領域有序開放的決心以及中國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長期向好這一事實。如果將雙向波動完全“歸功”于政策主導,無疑有本末倒置之嫌。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不久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深化,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宏觀經濟穩定性增強。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步伐進一步加快的背景下,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積極因素將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將繼續向縱深發展。
對于人民幣長期走勢,不少海內外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好。美國彭博社稱,人民幣對美元穩步攀升、提供穩定力量,有助于其他亞洲貨幣避免在國際局勢變化中出現更猛烈的拋售,人民幣儼然已成了避險資產。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雖然今年全球經濟的表現好于預期,但已經到達行業周期的頂端,而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則總體樂觀。劉利剛預計,2017年下半年人民幣會保持平穩增值,中長期看仍將呈升值態勢。
“看待人民幣匯率波動應該選取更為宏觀的視角。從2005年至今,人民幣實際上‘漲多跌少’,至今整體仍然處于長期上升通道。與此同時,盡管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綜合考慮增速、體量、質量、效益等各方面情況,可以判定中國經濟自身依然處于上升時期。因此,人民幣在長期仍是堅挺的強勢貨幣,并且這種堅挺將與國際化進程形成良性互動。”周宇表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 中國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