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謹防資本外流導致6月流動性危機
時間車輪進入了年中6月。無論哪個行業,6月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間段,貨幣信貸資金市場更是如此。從近幾年的實踐看,每年6月都是市場流動性最容易出問題的月份。主要表現在流動性突然緊張而導致的市場突發風險。
2013年6月份發生的罕見“錢荒”想必都還記憶猶新。這場史無前例的中國銀行間流動性危機,6月20日真正進入公眾視野。這天,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大漲578.4個基點至13.44%,創下自2006年運行以來的歷史紀錄。不過,剛剛上任的本屆政府沉著應對,央行綜合施策,而不是急于伸手放水刺激。讓一些過度玩弄流動性謀取利益者為難一下。最終央行調集大行施救,后來親自出手化解了這一流動性風險。在過去流動性管理顯得不是那么重要,從此開始無比重視地進入監管者、金融企業的視野和“法眼”。
今年數據顯示,5月,隔夜銀行間拆借利率平均為1.99%,高于去年同期的1.18%。7天回購利率由上周一的2.36%左右升至周五的2.50%左右,給6月份流動性緊張埋下了伏筆。
為此,央行未雨綢繆加大了逆回購的力度,引導市場利率走低。5月31日,央行開展了1200億7天逆回購操作,較前一交易日增量逾八成。但鑒于到期量為650億,故5月31日央行單日僅凈投放550億。顯然,這些毛毛雨不足以應對6月或將出現的流動性趨緊問題。
導致6月流動性緊張的有兩大因素。從過去的主要國內因素分析,從政策性環境看,在權威人士談話以后,國內貨幣政策趨于中性。4月以來的貨幣政策實踐表明央行釋放貨幣的積極性較之前明顯下降。不過,一旦流動性緊張導致風險凸顯的話,央行不會坐視不管。當然,這或多或少是今年6月份流動性或緊張的一個大環境制約因素。
從微觀層面看,6月將迎來第二次MPA考核,再次帶來資金面波動也將難以避免。一些機構已經開始囤積長期限資金。6月份資金缺口相對于3月也會更大,包括前期繳稅因素、半年末效應等,總量資金水平更低也有可能會導致MPA考核在時點上由于結構性因素引發的資金面波動被進一步放大,因此需警惕6月份資金面波動有可能給債券市場帶來的流動性沖擊。
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美聯儲加息預期陡然升高,引發美元上漲,人民幣貶值,導致的中國國內包括外資、內資、熱錢等疊加流出中國內地。這是前幾年沒有遇到的情況。比如,2013年6月的“錢荒”,那時美聯儲量化寬松,人民幣在升值,資本呈現流入趨勢。這次恰恰相反。
目前,美聯儲6月加息指數飆升至36%,7月飆升至64%。導致美元指數飆升接近96,人民幣新一輪大幅度貶值已經出現。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5月下跌1.6%,主要在5月中下旬。6月1日10:30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59關口,較上日夜盤收盤價跌約120點。這將導致中國資本外流壓力進一步加大,數據顯示,中美一年期國債利差已縮窄至七周新低,而且資本繼續外流力度將會越來越大。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升溫導致人民幣持續走弱,周邊韓國、印度等經濟體的國際資金動向以及新興市場貶值預期和資金外流壓力在5月都有明顯上升,這對國內市場流動性環境不利影響顯而易見。
資本外流加大,外匯占款下降,導致央行被動緊縮市場流動性,這與上述6月流動性特殊國內因素疊加在一起,或導致6月流動性危機再現。
總之,對于資本外流或導致6月流動性危機風險必須足夠重視。(常亮)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6月流動性危機 資本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