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 首義槍聲
蘇區精神的內涵和表現
蘇區精神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在艱辛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偉大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
2011年11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
其中,堅定信念是蘇區精神的靈魂;求真務實是蘇區精神的精髓;一心為民是蘇區精神的本質;清正廉潔是蘇區精神的品格;艱苦奮斗是蘇區精神的要義;爭創一流是蘇區精神的特質;無私奉獻是蘇區精神的內核。
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產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風雨如晦的革命戰爭年代,白色恐怖籠罩全國,革命斗爭充滿生死考驗。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蘇區軍民堅持斗爭勝利的根本動力。蘇區軍民始終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斷和中國革命必定勝利的信念,他們為了追尋崇高的理想、光明的愿景,前仆后繼、舍生忘死,奮勇向前。
1930年1月,針對黨內和紅軍內部存在的對時局估計悲觀情緒,特別是林彪等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觀言論,毛澤東給林彪寫了一封近8000字的回信。毛澤東在信中批評了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的悲觀思想,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論斷。這不僅提出了紅軍初創時期建立革命根據地、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構想,而且揭示了中國革命勝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規律。正如毛澤東所預見的,1年后,具有“燎原”之勢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國南部的小城瑞金成立。
1935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方志敏被俘后,蔣介石多次派人妄圖以高官厚祿來勸降他,但方志敏不為所動。面對那些說客,方志敏鏗鏘有力地回答道:“我們軍事上是暫時失敗,政治上是不會失敗的。我們一定會勝利,共產主義一定要在中國實現的!”
同年3月,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負傷不幸被俘。為瓦解其意志,敵人押解劉伯堅戴著鐵鐐從大余縣城最繁華的大街經過。在獄中,劉伯堅不懼酷刑,抗拒誘降,志堅如鋼,抱定為革命流血犧牲的堅定信念,以筆作武器,以監獄當戰場,奮筆寫下了《帶鐐行》《移獄》《獄中月夜》等革命詩篇,表達了為革命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赤膽忠心。敵人不禁感言:“真不愧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產黨員!”
毛澤東關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斷,不僅堅定了蘇區時期全黨同志和全軍將士的必勝信念,而且對引領中國革命勝利和建立新中國,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求真務實的艱苦探索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鮮明特征,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質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堅持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大力倡導和實行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20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黨內一部分人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將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十分盛行。1927年后的三次“左”傾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嚴重危害,特別是1931年1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后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對蘇區的革命戰爭和各項建設事業帶來了嚴重的干擾和危害。
毛澤東對此深惡痛絕,堅決反對,并十分注重深入實際,調查了解中國社會實際情況,從中國實際出發指導中國革命運動。他先后作了大量的農村調查。1930年5月,毛澤東在進行“尋烏調查”后,寫下了著名的《調查工作》即后來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么,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并鮮明地提出了“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后來,毛澤東又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主任的名義,向紅軍各級政治部、地方各級政府發出《關于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進一步提出:“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毛澤東要求教育黨員干部重視調查研究,要學會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勢的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方法。蘇區時期,黨的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方針、政策,紅軍第一至四次反“圍剿”的正確的戰略方針和戰術,根據地黨和政權建設、經濟文化建設等正確的方針政策等等,正是通過調查研究,不斷總結蘇區干部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創造性地提出來的。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編輯:曾珂
關鍵詞:蘇區精神 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