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富民強省 一張藍圖繪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時強調: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路總是有的,路就在腳下,關鍵是要通過變革打通道路,釋放經濟發展潛力。
浙江,“塊阜之山,營宇狹小”——只占國土總面積的1.1%,且“七山一水兩分田”。礦藏資源更是乏善可陳:缺油少煤,主要生產資料95%以上靠外來輸入……
憑著實干,浙江“無中生有”:桐鄉不出羊毛,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余姚不產塑料,卻有全國最大的塑料市場;位于山旮旯里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成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
10多年以來,浙江更是進入了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新階段。人們忘不了推動這一發展的“頂層設計”——“八八戰略”。 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舉行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總結了浙江發展的八個優勢,提出了面向未來發展的八項舉措: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綠色浙江、海洋經濟、文化大省、機關效能建設……
創新發展方式,處處奔涌創新潮
走進溫州西郊的時尚體育小鎮,但見森林蓊郁,小溪潺潺,在這個天然大氧吧里,各種體育設施齊全。利用森林公園和現有的鄉村俱樂部,這里正在打造集戶外運動、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高品質綜合性旅游度假小鎮,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
步入長興縣新能源特色小鎮,華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王會強正忙著物聯網運營平臺的上線。這里曾經電動車及其配件企業林立。如今,因為特色小鎮的建立,帶動了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推動工業、商貿、旅游“三業”同步。說到市場前景,王會強信心滿滿,目前企業的充電樁市場投放量已達5000臺。
“特色小鎮”是浙江近年來創新發展的得意之筆,既是高端要素集聚的平臺,也是產業創新升級、拉動有效投資的發動機。截至目前,浙江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共上百個省級特色小鎮名單。截至2016年底共計入駐企業1.9萬余戶,2016年入庫稅收160.7億元。
論區位和資源,別說在全國,就是放在浙江,新昌縣也絕無優勢可言。然而憑著創新,這個山區小縣,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500多項,擁有上市公司7家。而在全國甚至全球排得上名號的產品就更多了。“爭第一,首先要創唯一!”這是新昌提出的新口號。
“一塊布上”的文章如何做?位于紹興柯橋創意大廈的浙江瓦欄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就專注于面料的花型設計。瓦欄網副總經理金南元介紹:“我們是中國紡織印花行業首個網絡眾創空間,每天有上萬個原創設計花型在這里展示,帶動了3億元的印花加工和超10億元的面料銷售。”
改革開放以來,憑著勇于創新,浙江屹立在發展的潮頭。而今行走浙江,依然處處能感受到灼人的“創新熱浪”。
抓牢實體經濟,夯實發展之基
作為實體經濟大省的浙江,專業化強,產業高度集中。然而,在經濟放緩、發展紅利日漸弱化的新常態下,以前粗放經營發展中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如諸暨襪業,一雙襪子的利潤只有1毛多錢,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如何解困?省委、省政府旗幟鮮明地提出:實體經濟是浙江發展之基,無論遇到再大困難,堅守實體經濟的信心不能動搖。為營造實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省里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優化信貸環境,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針對人才匱乏,一方面加強職業培訓,一方面廣開人才引進門路。3年間,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增長了200多萬,引進高端人才千余名。
壯大實體經濟,關鍵在“轉型升級”。近年來,浙江設立了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基金,并與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充分結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1萬億元左右,重點支持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文化、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
壯大實體經濟,要充分釋放創業創新活力。在中小企業集聚的慈溪市,方太集團依托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智能產品:可以將油煙高效分離并凈化煙氣的吸油煙機,可以凈化果蔬的洗碗機;做傳統紡機的慈星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智能化毛衫定制平臺,客戶上網確定顏色、款式,平臺就能定制毛衫。在創業激情鼓勵下,2017年一季度,慈溪市新批工業技改項目比去年同期增長55.7%。
發展信息經濟,開動增長新引擎
華三通信,全球頂尖的網絡設備供應商,企業網絡市場、交換機市場份額國內第一;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囊括智慧安防行業全國前三名……
步入杭州濱江區,蓬勃發展的互聯網企業集群令人艷羨。2014年,杭州提出以“發展信息經濟、推進智慧應用”為主要內容的“一號工程”,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讓規模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生產與生態和諧共生。
作為全國首個提出打造信息經濟大省的省份,浙江近年來著力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如今,信息經濟已經成為浙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走進傳化集團的公路港,交易大廳像證券交易所一般。“這是我們建立的智能調度室,利用信息技術將貨運企業和貨車司機拉進來。”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借助信息技術,貨車的空載率大大降低。”記者在傳化公路港全網展示中心看到,當天網絡平臺成交量已超過3.5萬單,當日成交額突破4億元。
減少產品質量缺陷、提高庫存周轉率和生產效率……信息技術成了浙江企業的“香餑餑”。在信息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的拉動之下,浙江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
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規模以上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3.6%,浙江省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對GDP增幅貢獻最大。
打破制度藩籬,當好發展“店小二”
空間的逼仄,資源的不足,促使浙江人不斷地開拓:最早允許農民務工經商,最早允許農民長途販運,最早允許對農民開放城鄉市場……
朝著富民強省的目標,浙江不斷打破阻礙發展的制度藩籬、當好發展的“店小二”。
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后,“省市縣”三級模式一直為各地遵從。而浙江是全國唯一保留“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省份。不斷創新的省管縣財政體制,最終促進了浙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財政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有了增加財政的積極性后,很多有產業基礎的市縣選擇了“集中力量把一鍋水燒開”,集一縣之生產要素發展特色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一直占據全國“百強縣”近1/3席位,與此不無關系。
一架無人遙控直升機在稻田上空扶搖穿梭,機身兩側噴出的水霧絹帶般飄向綠毯似的原野……孫梅金正叉著腰站在田埂上看飛機灑藥,瞇著眼,一臉滿足。
年過花甲的他,是湖州吳興區尹家圩村人。這位莊稼好把式一家6口人種了3300畝田。為了促進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浙江因地制宜推動了“土地流轉”,目標是:農業資源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村工業向功能園區集中、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
由此帶來什么結果?村民周桂江正坐在門前的涼亭里歇晌。77歲的他,這樣評價眼下的生活:“連我這個歲數的人,隨便幫人看看廠子一天都能掙70元。加上政府每個月發的養老金,鈔票多得用不完咯。”
據悉,“土地流轉”,浙江已遠遠走在了全國前面。業界這樣評價:浙江悄然完成了中國土地的“第三次革命”。
“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平上更進一步,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范作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關鍵節點上,浙江正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你看,一個生活更便捷、更幸福、群眾滿意度更高的浙江,正撲面而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8日 10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浙江 發展 經濟 全國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