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大學生志愿服務變成“走過場”? 如何好心做好事
■ 熱點問答
服務崗位開發需結合學生優勢
Q:如何幫助大學生志愿者找到適合的志愿服務崗位?
張曉紅:隨著高校志愿服務的迅速發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崗位開發的問題逐漸顯現。大學生有服務的熱情,但除參加大型活動,在其他地方常常只能打雜。事實上,大學生的專業背景是優勢,如法律、醫療、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都有很大的社會需求,只是大學生能參與的志愿服務機會比較少。因此,供需交流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十分重要,需要專業的人將供和需有機結合,設計適合大學生的志愿服務項目和崗位,讓大學生有機會選擇適合崗位。
志愿服務的界定還不明確
Q:如何判斷招募志愿者的機構是否靠譜?
張曉紅:2017年6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志愿服務條例(草案)》。草案明確了志愿服務的基本原則和管理體制,確定了志愿者權利義務、服務對象權益保障、鼓勵發展專業志愿服務等,并規定了扶持和保障措施。但目前相關條例還未正式頒布,對志愿服務的界定和誰來監管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目前商業活動招募志愿者的現象比較明顯。
王振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商業企業不是公共服務機構,招募志愿者是違背志愿服務精神的,涉及志愿服務的機構應該在民政系統備案。目前志愿服務領域出現的問題正反映了管理的落后,政府或協會應該進行規范,保護志愿者權益。
義工旅行項目的可信度難確定
Q:義工旅行是志愿服務新形式還是打著慈善名號的跟團游?
張曉紅:不同的義工旅行項目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我個人認為,志愿服務只需要滿足三個要素,志愿、公益、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中也有與義工旅行類似的元素,大學生在景色美麗的偏遠山區服務一年,期間有假期可以進行旅游。但是,現在的義工旅行項目存在可信度難以確定的問題。項目具體安排做什么事,志愿服務的成分有多少,是不是商業服務,都難以保證。
■ 學生故事
“大學生做公益也要較真”
“很多同學覺得做志愿服務很簡單,準點上崗、態度好就可以了,其實不是。”大三寒假,北京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尚俊穎到三一基金會3ESPACE公益創新空間實習了一個月,從事公益項目路演會的前期調研工作。這次實習讓他感受到校內外公益活動在層次與質量上的差別。
“三一基金會設計志愿活動項目是勤于動腦、謹慎實施,要做頭腦風暴,查很多資料,做調研,并多次論證。學生自己設計志愿活動時往往缺乏這些步驟,比較盲目草率。在不了解服務領域、忽略需求調研、專業能力不足時,盲目輸出粗糙的愛心行動,只能換來低效甚至無效的公益。因此,大學生做公益也要較真?!?/p>
尚俊穎認為,學生志愿服務項目要獲得質量提升,可以用個簡單方法——讓志愿者看到自身問題和什么是專業做法。“例如支教團行前培訓若不特意強調,經常有志愿者對孩子說會回去看他們,但承諾往往不會實現,讓小朋友很傷心?!?/p>
因此,北大青協邀請公益組織創始人講鄉村公益,組織學生去公益組織參訪,借助校外專業資源,開展志愿者培訓。
編輯:梁霄
關鍵詞:大學生 志愿 服務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