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照亮明日城市 廈門新觀察

2017年07月28日 10:34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廈門7月25日電 題:照亮明日城市——廈門新觀察(下篇)

新華社記者

一座有遠見的城市,必然深入思考城市與人、城市與自然、城市與發展的關系。

作為我國東南沿海的一顆明珠,廈門一直以海濱城市的美麗形象享譽中外。行走在鷺島的大街小巷,問計于城市的干部群眾,記者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正以清醒的眼光審視未來,以一系列城市規劃和建設治理的開創性探索,鍛造明日之城的光榮與夢想。

1121379128_15009957757191n

1121379128_15009957757791n

城市抱負:小空間與大愿景

廈門的小是出了名的。

它轄區面積小、經濟規模偏小、人口規模在同等城市中也偏小。作家高云覽描寫廈門的篇章以《小城春秋》命名,來過廈門的人也往往留下一句“美,但真小”。

小是廈門的特質。曾經,廈門為小而糾結。如今,廈門正在解開這個疙瘩。

記者在廈門采訪發現,無論城市決策者,還是廣大市民,都在跳出“小”心思,謀劃“大”格局。

——以空間規劃引領城市大愿景。

廈門有“海上花園”的稟賦,有對外開放的基因。她不指望“填海造陸”變大,也不愿意“攤大餅”式擴張。

廈門變“大”,始于站位。認清資源稟賦、機遇挑戰、時代使命,把自身發展放到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以及深化改革的時代大坐標中去謀劃。

“到建黨100年時,建成美麗中國的典范城市;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展現中國夢的樣板城市。”2014年統籌城市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如此展望。

不只有愿景,還有具體定位:從國際、國家、對臺、區域和城市五個層面,明晰廈門在不同維度中的發展目標。

“在中國城市規劃里,廈門的這個規劃是貫徹黨中央‘美麗中國’執政理念的一次開創性實踐,針對傳統做了一系列突破性變革。”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說。

這些目標并非說說而已,廈門通過立法程序讓規劃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確保“一張藍圖管到底”。

——以自我突破推動城市大發展。

這種跨越,既有空間上的,也有概念上的。

空間跨越不拘一格:通過“跨島發展”,形成“一島一帶多中心”的空間格局,推進島內外一體化;依托“大海灣戰略”,以港口、機場、流域和區域交通的整合推進廈漳泉同城化,推進各種要素在這個“金三角”內自由流動。

1121379128_15009957758291n

1121379128_15009957758891n

1121379128_15009957759511n

概念上的跨越,則是“飛地經濟”。比如,把廈門的腹地延伸到百公里外的龍巖,一批產業項目入駐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一塊相當于18個鼓浪嶼大小的地方。

“飛起來的不僅是經濟,還帶動了廈門發展理念、治理經驗和創新能力的延伸。”廈門市副市長孟芊說。

——以戰略自覺實現城市大作為。

廈門是塊“試驗田”。

“特區建設以來,廈門一直肩負著為國家改革開放試驗探路的使命,從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保稅港區,到自由貿易試驗區,無不如此。”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說。

三十多年“試驗”不僅將封閉的海島前線小城變成生機勃勃的現代化海濱城市,更鍛造了廈門改革創新的靈魂、開放包容的胸襟和敢闖敢試的膽識。

立足于點,由點及面,在關鍵處謀劃戰略格局,這是廈門面向未來發展的邏輯起點。

對廈門而言,物理空間有限,但挖潛自己、挖潛與國家戰略的對接處、挖潛與外部世界的關聯處,空間是無限的。

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對臺合作前沿、“一帶一路”建設樞紐城市……這些使命注定了廈門的不平凡。她是帶動區域的支點,是撬動海峽西岸的杠桿,是連接中外的紐帶。

身處大時代,擁有大夢想,一個美麗的“大廈門”呼之欲出。

城市遠見:地上城與地下城

廈門的地上城,光鮮亮麗。

來廈門的人,常常驚嘆于她的“高顏值”:這里,天風海濤,萬石涵翠,鳥語花香;這里,經濟活躍,社會包容,市民文明。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發展的機會,邂逅熱愛的角落。

但對一座現代化城市而言,只有地上的光鮮是不夠的。廈門正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到地下城的建設上。

向地下要空間,廈門已建成長約30公里、納入總長超過320公里各類管線的地下綜合管廊。

去年9月,超強臺風“莫蘭蒂”登陸廈門,近70萬株樹木倒伏,電網、通信等市政設施受損嚴重。但湖邊水庫、集美新城核心區、集美大道綜合管廊內的市政管線卻在地下管廊的保護下安然無恙。

“要不是因為‘莫蘭蒂’,大家對地下管廊建設的思想還沒那么統一,沒覺得多緊迫、多必要。”集美區政協副主席、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陳友誼說。

——從規劃入手實現“上下同心”。

廈門對地下城建設的重視,來自于地面上若隱若現的“城市病”的警醒:交通越來越擁擠,市政管線抵不住狂風暴雨,“道路挖了建、建了挖”的魔咒揮之不去……

出于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清醒認識,廈門明確提出:地下城建設既是一筆欠賬,也是一篇大文章,要抓緊推進地下空間規劃建設。

目前,廈門正在著力推動地上交通與地下交通一體建設;實現地上空間與地下空間統籌使用;打通地上生態與地下生態循環體系。

——循序漸進打好地下城“持久戰”。

走進已建成的集美新城地下綜合管廊,儼然進入一座地下街區:筆直寬敞的管廊里,燈光明亮,干燥通風;電力、通信、廣電、熱力等管線有序排列,監測設備一應俱全;廊內停放著一米多寬的電動車……管廊維護員高劍銘說,平時大家都開著電動車在管廊內巡線檢查。

“建好城市‘里子’和看不見的地方,不僅體現一座城的現代化,更能體現城市的良心。” 廈門市政園林局副總工程師王艷艷說。

在廈門,地下城建設還有一個大手筆:正在同步建設5條地鐵,下半年還要開工第六條,共計275公里。

“修建地鐵會暫時擾民,但長痛不如短痛。如果只建一兩條地鐵,形不成網絡,效率不高。”廈門市長莊稼漢說,再過幾年,廈門“地下”交通網絡基本成型,將極大改善市民出行狀況。

山海相連的獨特地理環境,讓廈門打開想象力,孕育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全長約8.69公里的隧道,讓廈門本島通往翔安的90分鐘車程縮短為8分鐘。

“目前,廈門正在建設三條海底隧道。一條是公路隧道,將貫通廈門島與海滄區。另兩條為地鐵二號、三號線跨海隧道。”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巡視員、副局長林樹枝說。

從城際地鐵、海底隧道,到地下管廊、海綿城市,廈門將形成地上城與地下城循環貫通的城市體系。“城市化不僅生長在地上,還將扎根在地下。”廈門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何培昆說。

城市胸襟:中國城與世界城

廈門是中國的,廈門也是世界的。

作為中國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廈門有鮮明的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另一方面,剛剛申遺成功的鼓浪嶼,至今保留著萬國建筑、歐洲情調的“歷史國際社區”,成為廈門融合世界文明的見證。

走在廈門城里,“中國風”與“國際范兒”和諧共存。廈門人引以為傲的“嘉庚風格”——“穿西裝戴斗笠”的建筑,就是中外融合的產物。

放眼未來,廈門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時代使命,決定了這座城市不僅可以做中國城市的典范,也有做世界城市的自信。

——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開放是廈門的底色。

作為一座在中國東南沿海有戰略地位的城市、在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中有標志意義的城市,廈門始終與時俱進,不斷書寫新的開放篇章。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歐班列、遠洋貨輪、洲際航線已將廈門的開放視野拓展到萬里之外,這座港口城市對外開放的支點作用前所未有地放大。

陸與海連接,“一帶”與“一路”攜手。昔日東南一隅的廈門,正躋身國家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躍居全球第16位。中歐(廈門)班列向更多歐洲城市延伸,一條國家物流新通道由此成型。

以廈門為舉辦地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而今已拓展為雙向平臺,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這個國家規模最大的雙向投資平臺,帶動本地乃至全國的開放格局,廈門可以有更大作為。”廈門市會展局局長王瓊文說。

走向世界的廈門,日益被世界所關注。這些年來,一系列國際化的體育賽事、文化活動、重要會議接連在廈門舉辦。

9月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再次讓世界聚焦廈門。

——深度融入全球化潮流。

參與國際競爭是特區的使命。

立足自身優勢,廈門主動出擊,向國際高端產業進發。

航空維修業一向被國外壟斷,而廈門利用自貿區改革契機,大力發展這一高新產業。目前,已有中外13家航空維修企業聚集廈門,產值占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近年來廈門還研發了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第一支神經生產因子藥品,站在全球高端的生物醫藥產業悄然興起。

瞄準全球產業前沿,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廈門加速布局。

“作為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廈門已具備了在更高起點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今后要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裴金佳說。

——大力推動中外合作互鑒。

城市因合作而共贏,因互鑒而多彩。

作為面向世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廈門一方面廣泛吸取世界城市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城市治理、城市建設的創新探索也正在被國外一些城市借鑒。

比如營商環境,參考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廈門對相關部門機構“動手術”、革積弊。僅僅兩年,成效顯著。但廈門清醒認識到,雖然營商環境和過去相比有進步,但需要繼續努力,讓營商環境更寬松更有效率。

開放的中國吸納世界文明,進步的城市貢獻中國智慧。

“國際海洋周”“世界城市日論壇”……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活動選擇在廈門舉辦,廈門的諸多創新之舉、成功之道被全球嘉賓分享。

廈門較早進行海域環境整治,并取得不俗成就。廈門還獲得了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杰出成就獎。隨著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戶,廈門將在全球海洋保護與開發合作領域發揮更大影響。

迄今,廈門已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經貿關系,與世界18個城市結為國際友城、13個城市結為友好交流城市。

如果說,中國城市化進程是一道需要看出門道的風景,那么廈門正提供了這樣一個“門道”。(記者:劉亢、郭奔勝、張旭東、熊爭艷、丁小溪、蘇杰、康淼)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廈門 城市 地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