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曹兵:與航天發射的百次之約

2017年07月25日 13:58 | 作者:呂道凱 嚴偉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1121373032_15009380351231n

曹兵在測試加注管道相關數值。

1121373032_15009380352171n

曹兵與家人在一起。

1121373032_15009380352481n

曹兵在組織穿戴防護服訓練。

2017年7月5日,“中星9A”衛星成功定軌的消息傳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燃料加注高級技師曹兵倍感欣慰和感動。盡管歷經“發射失利”的波折,這顆“星堅強”最終還是入了軌,曹兵和大家的辛苦與付出總算“有個交代”。

這是他執行的第101次航天發射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的第104次航天發射。除了發射場建設之初的前3次發射他沒有參加,此后的每一次任務,他都沒有落下。

在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也不過才250次。掐指算來,僅曹兵個人參與執行的任務數量,就占到了中國航天發射的40%左右。“對于一個普通的航天工作者而言,能在職業生涯內完成百次發射,這在中國也沒有幾個!”這個不善言辭、習慣用行動來表達情感的航天人,由衷地發出感慨。

今年初起,“退休”這個字眼已在不覺間寫進了他的日程。為赴這場百次之約,曹兵付出了半輩子的努力。在退休之年邂逅百次發射,這個見證著中國航天輝煌的航天人,正在畫加注職業生涯的圓滿句號。

1. 燃料加注,像刀尖上跳舞

至今曹兵仍然清楚地記得,1987年他剛剛參加工作,從江蘇如東坐汽車到南京,再從浦鎮火車站出發,坐上三天三夜的綠皮火車,在成都轉車南下,穿過數不清的涵洞,繞過層巒疊嶂的高山,一路起伏顛簸,搖搖晃晃地扎進了大涼山一個叫“菠蘿溝”的狹長山谷里。

當時只有19歲的曹兵從沒有離開過老家,在他想象中,自己要去的發射場應該是個高科技單位,技術先進、條件一流。可是,眼看著車子越走越遠,越遠越荒涼。偌大的發射場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塔架,工作的機房遠沒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生活的地方也是簡陋不堪,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強烈的思鄉情結交織在一起,把他心底的美好期許擊得粉碎。

他的心中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里的條件如此艱苦,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究竟能堅持多久?當得知自己從事的工作是給火箭加注燃料時,這個問號瞬間變成了感嘆號。而當了解到燃料對人體有損傷時,感嘆號頓時還原成了更大的問號。他的心思在起起伏伏中飄忽不定。

正如曹兵所擔心的,他所在的加注系統,主要為火箭加注四氧化二氮燃料,這是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氧化劑燃料,一旦吸入,會對人體呼吸系統產生損傷。搞燃料加注,就像“與魔鬼打交道”,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后來,隨著對加注系統的深入了解,心中的疑慮逐漸散去,他開始喜歡上了這些看起來“并不友好”、其實“很好控制”的加注設備。

在同批入職的新人里,曹兵精干而又靈光。雖然他當時只有初中學歷,但已經是加注崗位為數不多的“高學歷”。他經常身著厚重的防護服,看起來像電影《生化危機》里人物的樣子,穿梭在燃料洞庫和加注間里,有時站在一旁看熟手操作設備,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專業人員請教;業余時間學習原理方法,自己動手摸閥門按鈕。用“看”、“問”、“學”、“摸”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他第一次擔任加注控制臺操作手前的技術準備。他像極了一張白紙,任由航天之筆肆意地書寫和圖畫。

那是1990年2月,他首次擔任“東方紅二號甲”加注控制臺主操作手。第一次走上如此重要的技術崗位,他既緊張又興奮,為了這一刻,他足足準備了3年。他清晰記得,自己精神高度緊張、精力高度集中,非常用力地想把這次加注做到極致完美。盡管按下按鈕的動作已經練習了上百遍,當右手大拇指觸碰到按鈕的瞬間,他的手還是微微顫抖了一下,手心里全是汗。在完成第一個加注動作后,他把手在膝蓋上擦了又擦,生怕手濕影響了加注。隨著指揮員陸續發出口令,他也漸入佳境,幾百項操作下來,整個過程沒有出現任何“毛刺兒”。當廣播里傳來“加注完成”的口令時,他的身后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其中有鼓勵,有贊許,也有期待。

兩天后,火箭準時點火發射。當噴涌而出的橘黃色火焰,托舉著乳白色的火箭直刺蒼穹,他的心跟著地面的震動一起顫抖。這一刻,他是得意與滿足的,是他親手把火箭送上了天。直到今天,每當看到火箭點火發射、緩緩升空,他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與沖騰,這種充實和滿足的感覺從未改變。

初次亮相,就首戰告捷。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隨著次數的疊加,他也逐漸從主操作手,成長為加注系統的指揮員。他用30年沒換過技術崗位的無聲堅守,生生地把“傳說”寫成了“傳奇”。

2. 膽大心細,詮釋萬無一失

心細,是曹兵給人的第一印象。他事無巨細,自有一副“男子漢干繡花活”的恬淡與細膩。同事們親切地稱呼他“曹工”,這不僅是大家對他精湛技術的尊重,更是對他30年如一日與燃料為伍的勇氣的欽佩與崇敬。

他的一舉一動都流露出航天人的嚴謹與細致。與筆者交談中,他一時想不起來具體是哪一年進行了加注系統的大改造,便打電話叫來了徒弟,把壓箱底的《機房工作日志》和《設備使用管理檔案》搬了出來,在一堆半人高的資料里挨個兒翻閱,查找具體時間。

這堆檔案里,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991年1月,最新的記錄填寫到了采訪的上一周,90%以上的記錄人都是曹兵。有的老舊日志缺了封皮,有的書頁泛黃,甚至有的字跡已經模糊,可透過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小字,仍能看出記錄人的認真和用心。自從到這個崗位以來,他就堅持作技術記錄,連著記了20多年,這種敬業精神和專注程度著實讓人驚嘆。

“別看這些日志和檔案毫不起眼,上面記錄的可都是寶貴的經驗。”一番努力下,曹兵終于找到了加注設備大改造的準確時間。

正是在2004年3月,發射場為進一步提升綜合測發能力,對加注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新改的加注設備自動化程度更高,燃料加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強,同時對操作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已經對老加注系統了然于心的他,并沒有沾沾自喜于“泰斗級”操作人才和“專家級”指揮人才的評價,他極力在個人水平和系統能力上尋求突破。

他感慨,慶幸自己抓住了這次系統升級改造的機會,才沒錯過中國航天“最好的時代”。

為全面掌握系統,從一顆螺栓、一根管子,到一個傳感器、一塊儀表,他都仔細研究,認真學習,直到將整套新設備完全搞懂弄熟。

為如期完成設備更新改造,他連續三天窩在不足40厘米寬的狹小空間里,捆實上萬根配線,蹲在地上緊固檢查接線端子。膝蓋磨破了皮,小腿也浮腫了,他仍專心致志。

苦心人,天不負。新改的設備經受住了實際發射任務的檢驗,他也從新系統的“小白”,成長為加注制勝的“定盤星”。

說他是加注系統的“活圖紙、活規程、活參數”,一點也不夸張,他的能力配得上這個稱謂。憑借著對加注設備的熟知程度,他總能游刃有余地把控這個系統,哪個模塊最容易出問題,哪個操作手還需要歷練,哪個閥門最可能“跑冒滴漏”,他都能提前預測。“我會把問題和差錯消滅在‘萌芽’狀態,絕不讓設備在加注的關鍵時刻‘掉鏈子’。”曹兵胸有成竹。

在加注中,高風險如影隨形,單位先后有兩位同事在加注崗位上犧牲。“所有的事情都在警示我們,搞加注,不細不行。”曹兵這樣看待自己的工作。

每一個加注前夜,他都格外費神。一次,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子里琢磨加注程序,過了午夜,仍沒能入睡。到了凌晨4點,他仍不放心,索性拿著手電筒,跑到洞庫去查看燃料液位,直到確認數據正常,才安心回到宿舍休息。

“小心駛得萬年船”。曹兵的膽大心細,還練就了他加注系統“蒙眼摸閥”的獨門絕技。

設計“蒙眼摸閥”的初衷,是為了鍛煉崗位人員的應急能力。設想這樣一幅緊急場面:紅棕色的四氧化二氮出現泄漏,憑借肉眼根本看不見實物,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準確地找到閥門位置,完成加注操作是非常困難的。

基于這樣的“深謀遠慮”,操作手要蒙上眼睛,在布滿了管道的加注間里,徒手找到近百個閥門的位置,按照指令開閉閥門,不容許一點兒差錯。

要想練就這樣的本領,首先要記準閥門位置,其次要熟悉現場,第三要數清步數。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岔子,就會出現磕磕絆絆的事情。

“現在這一訓練方法,是新操作手上崗前的必過科目。”說話間,曹兵的嘴角洋溢著自豪。

據統計,經過他的手加注到火箭體內的燃料,竟有驚人的2萬噸之多,足以裝滿300節火車皮。其實,讓他自信的并不是數量之大,而是水平之高,給火箭加注過這么多燃料,他從未“失過手”。

“都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我寧愿提起鞋子,光著腳走路,也不會讓鞋子濕了。”他的話平淡而堅定。

編輯:位林惠

1 2

關鍵詞:航天 發射 職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