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熊丙奇:遏制“挖人大戰”當改評價機制

2017年07月14日 10:55 | 作者:熊丙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避免西部高校人才外流,必須有實際行動。要通過改革評價方式及撥款方式,防止高校出現“頭銜”爭奪戰和資源配置的“馬太效應”。

多年來,一些中西部和東北高校的人才,由于待遇、科研經費、環境等因素,流向東南部沿海高校,這一趨勢被人形象地稱為“孔雀東南飛”。這一現象早在2013年就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近日,中組部、教育部聯合召開座談會,強調鼓勵人才合理有序流動。會上,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反對從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搶挖人才。這是教育部再一次表態要規范高校的“挖人大戰”。

很顯然,國家已意識到這一問題所在。可是,東南沿海的高校會主動“高抬貴手”嗎?也有輿論指出,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有學校自身不重視人才的問題,呼吁中西部高校要重視人才,給人才發展事業的空間。可是,面對東部高校以區位優勢、更好待遇、更大事業發展空間來強勢挖人才,中西部高校能靠自身努力留住人才嗎?

因此,必須有實際行動來遏制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通過改革評價方式以及撥款方式,防止高校出現“頭銜”爭奪戰和資源配置的“馬太效應”,以科學的評價方式引導高校重視人才培養,而不是樂于“割韭菜”式地引進人才,制造學科建設政績。

首當其沖的是,改變對高校、學科的評價方式,不能再用一所學校、一個學科有多少有顯赫學術頭銜的學者來評價學科實力,而要對學科進行綜合、動態、持續的評價,關注學科對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的培養,以及實際的教育貢獻和學術貢獻。近年來,我國在評價一所學校和學科的實力時,特別重視一些顯性指標,往往采取數量評價方式。具體到師資評價上,常常用某一學科有多少院士、千人學者、長江學者等評價,這種評價導向不僅引導高校教師追名逐利,爭相獲得某一學術頭銜,而且激發高校間展開頭銜爭奪戰。

這樣的人才評價偏離了教育和學術的行政性功利評價。我國設立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目的,是為了資助優秀學術人才,安心進行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可是,在一些地方,不論是學者所在的機構,還是學者本人,現在都把入選計劃作為重要的學術榮譽。在入選計劃獲得資助但還沒開展相應研究時,入選者就已“功成名就”。在一些中西部高校,某位青年學者一旦成為長江學者,馬上就有東部高校來挖。表面上是高校重視人才,實質是看重頭銜。而看重頭銜的背后,是學術評價的頭銜化。

只有淡化頭銜,回歸到關注學術本身,強調學者的學術能力與學術貢獻,才能引導所有學者安心做學術,同時讓高校有正確的人才觀——目前一些高校在建設教師隊伍時,存在“重引進,輕培養”的傾向,而引進時也重頭銜輕實際學術能力與學術貢獻。甚至有高校高薪聘請早已過了學術黃金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國外和青年學者平等競爭時已經很難拿到課題經費。

筆者建議,從國家層面,還要更大程度保障所有公辦學校的基本辦學、科研經費投入,即經常性撥款,減少通過項目申請方式的撥款。增加經常性撥款,即生均經費,減少但保留項目撥款,審批項目由獨立的專業機構進行,這是促進公平競爭的必然選擇。增加經常性撥款之后,中西部高校將獲得更多保障性經費,用于教育和科研,留住并培養優秀人才。而發達地區的高校,在從政府那里獲得的經費減少后,則可以拓寬社會捐贈,而不像現在這樣絕大部分辦學經費都來自政府財政撥款。對建設一流大學來說,這樣的辦學資金構成也是有待改進的。

進行以上兩方面改革,不僅是治理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問題,更是建立新的人才評價體系和高等教育撥款體系的重大改革。此種改革思路的核心是減少人才評價和教育撥款中的行政審批、行政評價,實行對人才的專業同行評價和對高校撥款的優化。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高校 人才 西部 評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