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城市競爭直接表現為“搶人大戰”
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他們選在哪里就業?早年間,有一個叫“北上廣深情結”的專有概念,意指一些特大城市往往對人才更具有吸引力。但隨著新一線城市的紛紛崛起,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數據顯示,2017應屆畢業生簽約新一線城市的比例與“北上廣深”基本持平,希望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達到37.5%,明顯高于一線城市的29.9%。
將各城市分成一二三等級或不盡合理,但人才流動趨勢確實能說明問題。“新一線”對人才的吸力逐年遞增,這里面當然有大城市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在戶籍、人才政策等方面限制越來越嚴格的原因,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這也是合乎城市發展規律的過程。改革開放近40年,城市迫于人口壓力轉向自發性“淘汰”,城市群從中心向周邊輻射,人力和資源呈階梯式分布,本身即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結果。況且就人才競爭而言,也得符合競爭法則,如高校畢業生的絕對體量還在逐年遞增,大城市未必都能容納得下;而擴招帶來人才結構變化,很多畢業生與大城市產業已不甚合拍,選擇離開無所謂“逃離”,而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人才是興業之本。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還有待提高,2016年城市化率57.35%,不僅較發達國家有差距,且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僅有160個,但是不少城市發展迅速,潛力極大,“吸金”“聚才”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立足于此,抓住特大城市的人力和資源等向外輻射與擴散,對于“準一線”城市而言,意味著追趕大城市并和同等規模城市拉開差距的機會。因此,城市競爭直接表現為“搶人大戰”,如武漢發布系列“畢業大禮包”,長沙出臺“人才新政22條”,成都實施“蓉漂”計劃,西安提出引進高層次人才“5531”計劃、“城市合伙人”計劃等,都是為城市發展蓄力。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三個增減掛鉤: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建立財政性建設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補貼數額與城市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用大白話說:建設用地指標隨人走,轉移支付隨人走,建設資金隨人走。一些意識到人才重要性的地方政府,已經率先行動起來,不僅通過“大禮包”吸納人才,更是全面實施人才服務“溫馨工程”,無論是戶籍名額、人才政策,還是創業扶持、住房補貼、個稅獎勵等,都特別注意“拴心留人”。
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對于那些“逃離北上廣深”的人們而言,一句“逃離”已難囊括所有情形,更多人不再是被迫“逃離”,而是體面“離開”。可以預見,隨著“搶人大戰”愈演愈烈,會有更多的人不再死守“北上廣深”,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新時代,人們面臨的將是無限寬廣的可能性。■王慶峰
編輯:梁霄
關鍵詞:城市 競爭 直接 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