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一些知識付費內容物非所值 答非所問是否違約?
付費內容被低價出售
對于知識付費而言,除了內部面臨的問題,來自外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樂視影業運營部員工李先生也是知識付費的資深用戶,他告訴記者,現在知識付費平臺的版權正受到威脅。
“直接從App購買課程價格比較高。有段時間,我非常喜歡喜馬拉雅和知乎的付費課程,但是全部聽下來可能要500多元,于是我便去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有商家打包售賣喜馬拉雅、知乎、網易云課堂和‘得到’的全部課程。”李先生說。
據李先生介紹,在這家電商平臺上,“得到”課程專欄只要40元,其中包含29類內容;“知乎”專欄30元,包含210類內容;“十點課堂”中有7類內容;喜馬拉雅的課程分類遍布商業財經、營銷創業、職場提升、個人成長、親子育兒、外語學習、情感心理、演講口才、古典詩歌、小說評書、超級大腦、藝術音樂、初高中輔導、讀書、古典國學、健康養生及其他共17類,有200項具體內容。
“將以上所有內容全部打包只要150元。付款后,店家會在后臺發來百度云鏈接,消費者自行保存下載即可。”李先生說,店家會根據官網內容不斷進行更新,宣傳所謂的“售后服務”有保障、物美價廉。
記者在上述電商平臺上發現,確實有商家在售賣付費課程。
以某知名經濟學教授的課程為例,在知識付費平臺上的售價為199元,而通過電商平臺,商家卻以不到20元的價格售賣。
“包括現在的微博問答也是這樣,圍觀雖然只要1元,但其實很多網友在原提問頁面評論中已經把答案以截圖或者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其實連1元都不用花就能知道答案。除此之外,一些網絡商家都在賣各個App的開源碼,低價購買后可以在App進行圍觀和提問。”李先生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知識 付費 物非所值 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