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城鎮化變"造城" 天量樓市庫存拖累中西部縣域經濟
要素透支后遺癥開始顯現
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短期內增加了地方固定資產投資額和地方財政收入,完善了基礎設施,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但由于地方政府將大量的要素注入城鎮化,高強度推進,寅吃卯糧,在土地和資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透支了地方后續發展潛力。
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債務支撐了城鎮化。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設立了城投公司。據國內權威的資信評估機構新世紀評級統計,2015年末,貴州、青海、遼寧、云南、廣西、內蒙古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分別是其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5.84、4.42、4.13、3.32、2.83和2.79倍。記者了解到,這些債務除了部分用于扶貧外,大部分投入了和城鎮化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中。
據了解,2015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部分委員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有100多個市本級、400多個縣級債務率超過100%。財政部通過風險評估,將全國90多個市、300多個縣納入風險預警名單。據了解,這些債務,一部分是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一部分是政府債券。
當下,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權益問題頻發,地方政府也因此面臨新的壓力。去年4月中旬,一群業主拉著橫幅出現在江西宜春市政府大樓前,他們之前買下的商鋪,如今租不出去,要求退還給開發商。
2015年下半年,鷹潭市括蒼廣場項目資金鏈斷裂,交了錢卻拿不到房產證的業主們要求辦理房產證,為此,當地政府專門成立了工作組來解決善后。與此同時,新余國際廣場同樣是資金鏈斷裂,導致無法如期交房。
“造城運動”導致一些地方商品房大量積壓,“攤大餅”擠占了縣域經濟發展最珍貴的土地和資金資源,尤其是市縣一級三四線以下城市。記者采訪的多位縣委書記反映,土地和資金目前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最稀缺的資源。
采訪中,地方干部反映,目前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等都受制于土地指標的硬約束,記者采訪的多個縣主要負責人都表示,土地潛力已經挖完,土地供應捉襟見肘,大型產業化項目無法落地,目前是項目等待土地指標。
編輯:梁霄
關鍵詞:城鎮化 天量 樓市 縣域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