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中國民企: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促進互利共贏發展
曾經的荒蕪之地,因為“一帶一路”建設化作“友誼之城”。
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中國紅豆集團聯合中柬企業建設的西港特區累計引入來自全球的企業109家,帶動1.6萬人就業,這里道路暢通、廠房林立、百姓安居,莽原荒灘變為投資熱土,處處呈現著勃勃生機。
正泰集團斯里蘭卡CHINT POWER公司的本土化團隊
曾經的西風古道,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煥發“青春活力”。
俄羅斯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買到中國服飾、手機及電子產品;泰國商人通過電商平臺將乳膠枕、精油、榴蓮干等特色產品銷售到中國;2016年,馬來西亞商品在天貓國際總成交額達到上年的140倍……“網上絲綢之路”正有效促進貿易暢通、惠及全球民眾。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中國企業持續發力:在36個國家在建合作區77個,其中在20個國家在建合作區56個,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民營企業更展現出空前熱情、作出了積極實踐,通過對接全球資源、創新合作模式、助力民心相通,民企搭乘著“一帶一路”快車,實現了互利共贏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民營企業完全可以深度參與其中。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提供語言及技能培訓,累計已有2.35萬人次參加。
對接全球資源 奏響共贏之曲
“食堂不僅有中餐,還有泰餐供我們選擇,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也豐富了我的業余生活,工資較之前有了約20%的提高,在中國企業工作,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更有信心了”,談到加入正泰新能源泰國工廠的感受,泰國員工沙拉烏笑著說。
作為我國新能源與電力能源設備制造領軍企業,正泰集團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機遇,產能布局、工程承包、資產并購全面開花,目前已設立北美、歐洲、亞太三大全球研發中心、五大國際營銷區域、14家國際子公司、22個國際物流中心,為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與服務。
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正泰成功的秘訣在于積極對接全球資源,堅持本土化經營戰略:在當地大量招聘本土專家和員工,構建多層次國際營銷網絡;在管理制度方面,則根據當地宗教文化差異適當進行修訂,以符合當地社會和市場需求;同時,不斷加強與金融機構和東道國企業合作,有效降低企業“走出去”的經營成本和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國企業借力“一帶一路”走出去,不僅獲得一次寶貴的機遇,更需要在挑戰中歷練自身本領、領悟共贏之道。
廣西防城港的越南籍女工黎氏香(右)和范志漏(人民網 孫陽攝)
“因為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環境、法律法規不夠了解,不少中國企業都交了昂貴的學費”,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去年,美的宣布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巨頭庫卡集團,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智能制造能力,更為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提供了成功的樣板。事實上,美的集團的發展始終立足對接全球優勢資源,拓寬業務覆蓋面:2010年,美的收購埃及Miraco公司32.5%的股權,建立埃及生產基地;2011年,收購開利在巴西、阿根廷的空調工廠;2012年,又與開利合建印度生產基地。
近年來,美的通過全球并購和投資,加快布局“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有效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過去美的海外銷售收入一般在35%左右,預計今年美的集團銷售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將超過50%。”方洪波介紹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民營企業要適應“一帶一路”新形勢,不能只著眼于自己盈利,而是要進行全球布局,通過協同聯動實現合作共贏。
如今,通過對接全球資源、輸出先進技術、立足本土經營,民營企業在全球奏響了合作共贏之曲,讓“絲路精神”有了新的內涵。
創新合作模式 做好民間使者
2016年,印度的近13億人口只有3億多張銀行借記卡,2300萬張信用卡,許多的普通印度人,特別是身在農村的話,甚至從來沒有進入過銀行。
如今,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一幕幕熟悉的場景:當地人用手機打tuktuk、在餐館買單、在加油站加油、甚至街頭的飛餅攤上都掛著一個二維碼……
這個變化源自“印度版支付寶”Paytm。
2015年2月,螞蟻金服與印度當地電子錢包Paytm展開戰略合作。此后,Paytm用戶數從不到3000萬升至2.2億,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
“Paytm在和螞蟻合作之前,創始人ViJay希望學習‘被證明成功了的模式’”,螞蟻金服印度項目技術負責人吳暉表示,輸出技術直接的好處就是給他們節省5年至8年的研發成本和發展時間,支付寶交過的學費和走錯的路,都幫他們省了。
目前,螞蟻金服以“技術出海”模式輸出先進技術的國家涵蓋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等,通過技術輸出方式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促進跨境貿易發展,幫助建立面向本地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
民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出海”,要有務實合作的精神,更需要互利互信的平臺。
泰國東部海岸、靠近泰國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的地方,坐落著一個總規劃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泰中羅勇工業園。在中國企業借助其交通區位、政策優惠以及基礎設施等優勢取得發展機遇的同時,泰國也在居民就業、人才培養、技術轉移等方面受益,一個工業園區的建立,實現泰中雙方共同成長。
華立集團于2000年開始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走出去”的第一站就是泰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泰中羅勇工業園已建成4.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80家中資制造業企業入園,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涉及汽摩整車及零配件、機械電子、通訊、光伏等行業,累計實現銷售總額65億美元,雇傭當地員工超過2萬人。
“建設境外工業園區應成為中國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有序、有效配置,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境外工業園引導中國制造業在當地投資建廠,也有利于促進文化融合、發揮民間外交作用。” 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表示。
近年來,從直接對外貿易和投資到“技術出海”和“出海角色”平臺化,民營企業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合作模式,實現自我身份定義的轉化。
鋪就連心之路 助力民心相通
“以前我主要是種田,現在賺錢感覺容易了,在這里工作有個家的感覺”,面對記者的采訪,來自越南太平省的黎氏香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
3年前,黎氏香如她的名字一般,離開了世代生活的家鄉,通過中越跨境勞務合作協議,來到400多公里外的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在東興怡誠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任職。“因為我會說一些中文,所以我在工廠里也協助管理工人”,黎氏香說。
據了解,東興怡誠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獲得防城港市人社局頒發的境外邊民《用工資格證》,成為防城港市首批招聘外籍員工的試點企業。目前,在怡誠食品全部700多名員工中,像黎氏香這樣的越籍員工有將近300名。“勤快一點的話,一個月能賺3000多,工作環境好、離家近,交通也更便利,我很喜歡這里”,黎氏香正在享受著大時代下的新紅利。
通過積極開展雙邊跨境勞務合作,推動勞動力結構優勢互補,“一帶一路”建設為民間百姓鋪就了一條連心之路。
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附近的默德朗鄉,有一座叫默德朗鄉小學的寺廟小學。就在今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江蘇西哈努克默德朗鄉友好學校,成為了江蘇與柬埔寨教育合作的重點項目。
默德朗鄉小學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校內只有三棟一層樓的磚瓦教學樓。教室內除了零星的木質課桌椅以及一塊黑板,再無其他教學設備。近年來,紅豆集團西港特區公司積極發動員工與該校首批13名品學兼優、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結成了“一對一”捐資助學的對子,并資助他們至小學畢業。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西港特區公司通過對當地村民進行技能培訓,增強村民的謀生技能。自2010年4月開始,西港特區公司就安排職工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在默德朗鄉小學免費進行中文教學,學成后推薦到區內工廠擔任翻譯。同時,還先后資助兩批柬籍學員到中國深造,培養懂經營、善管理的雙語人才。
“我們家現在有四輛摩托車,一輛凱美瑞的汽車。我的月工資有四百多美元,已經是家里的頂梁柱。” 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內的昌輝管業公司任職人事翻譯的柬埔寨姑娘蘇琳表示。
“中國的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也愿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道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涵,更為民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民營企業將搭乘“一帶一路”快車,獲得更廣闊的發展機遇、打造更好的共贏合作樣板。
“一帶一路”上,民企是受益者,更將成為“弄潮兒”。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國 企業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