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絲路之旅 樂在民心? ——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談“一帶一路”下的旅游交流與合作
記者:“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提出三年,我們注意到,國家旅游局多次舉辦活動或者出臺政策,以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合作。那么,三年來您認為最大的收獲有哪些?
李金早:先說一個數字,據測算,三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向旅游交流規模已超過2500萬人次。這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事實——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多來,各級旅游部門都在積極行動,也有了實際成果。但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國家旅游局近幾年在以下幾個方面著重下力:
一是建立一系列“一帶一路”旅游合作交流機制。建立中國—東盟、中國—中東歐、中俄蒙等一系列雙多邊旅游合作機制,舉辦首次中國—東盟旅游部門會議、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旅游合作高級別會議、首屆中俄蒙旅游部長會議、首屆中國—南亞旅游部長會議等活動,為深化旅游“一帶一路”工作提供機制保障。指導成立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聯盟、陸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聯盟、“萬里茶道”國際旅游推廣聯盟等,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省市在客源互送、線路共建、目的地共推等方面加強橫向合作。
二是凝聚“一帶一路”旅游發展國際共識。2015年舉辦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通過《絲綢之路國家旅游部長會議西安倡議》。2016年舉辦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107個國家旅游部門提出“各國政府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舉措,加強互聯互通,提升旅游便利化,推進并支持區域旅游合作。”
三是不斷夯實“一帶一路”民意基礎。與“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合作,先后舉辦中俄、中韓、中印、中美、中國—中東歐、中澳、中丹、中瑞、中哈、中國—東盟等10個旅游年,覆蓋國家34個,在各旅游年框架下組織民眾喜聞樂見的旅游推廣交流活動。
可以說,今天,中國已成為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客源市場,隨著旅游合作不斷深化,旅游交流規模將會進一步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8500萬人次國際游客來華旅游,拉動旅游消費約1100億美元。
記者:常有游客表示,“一簽在手,說走就走”,說明無論“走出去”,還是“引進來”,便利的簽證政策,都是游客最大的福音。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旅游交流,目前的簽證政策已經實現哪些突破?未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李金早:確實,簽證政策是影響國際旅游業的重要一環。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統計,目前,全球約2/3的人出國旅游需要簽證。近年,各旅游目的地國均認識到中國出境旅游客源市場的重要性,紛紛出臺便利中國公民入境的簽證措施。
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旅游簽證合作方面,我們積極開展工作。目前,我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在團隊旅游免簽政策安排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此外,截至今年2月,與我國互免普通護照簽證的國家有9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國家或地區達到16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簽證國家和地區達37個。
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引進來”。2013年起,中國陸續在18個口岸城市實施對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并訂妥聯程機票的51國公民實行72小
時過境免簽政策。2016年1月30日起,江浙滬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開始實施。截至今年1月30日,上海口岸共為近3.9萬人次外籍旅客簽發了144小時過境免簽臨時入境許可。自2016年10月1日起,上海實行外國旅游團(2人及以上)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
記者:即將到來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媒體稱之為“歷史與未來交融的盛會”。歷史上,因陸海兩條絲綢之路,中國和世界特別是絲路沿線國家有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未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從旅游角度來講,您認為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與相關國家加強合作、共謀發展?
李金早: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曾連接東西方四大文明,連接了世界四大宗教發源地,這給今天“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留下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據統計,今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近500項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該區域國際旅游總量占全球旅游70%以上。可以預見,發展“一帶一路”旅游合作,前景無比廣闊。
我們將重點從兩方面推進,發展絲綢之路特色旅游,讓旅游合作和互聯互通建設相互促進:
一方面加快“一帶一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主要體現在推動“一帶”旅游向特色旅游轉型,大力發展文化體驗、探險旅游、商務旅游等旅游新業態;推動“一路”旅游向休閑度假升級,穩步推進三亞、海口、青島等地郵輪母港、
游艇碼頭和
海洋主題公園建設,低空飛行、郵輪游艇等新型旅游產品蓬勃興起。
另一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優化“一帶一路”國際旅游發展環境。推動旅游保險國際合作,與俄羅斯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機制,通過國際再保險方式銜接兩國保險體系。加強與泰國、韓國等國合作,開展旅游市場聯合監管,共同應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問題。
記者:世界旅游界都在關注我國旅游產業近些年實現的迅猛發展,也在關注是否能夠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對于與沿線各國的旅游交流、合作共贏,您有哪些新期待?
李金早:隨著中國旅游業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潛力正在逐步釋放,引得世界的關注,但是我國旅游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全域旅游的不斷推進,中國旅游業將逐步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但無可爭辯的是,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將為世界旅游業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習近平主席曾有過這樣的表述,“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增強人們親近感的最好方式。”我們說互聯互通,旅游先通,因為旅游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徑。古代絲綢之路因跨國家和區域的貨物流通而形成,核心是物。而“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中國與沿線國家打造“命運共同體”的進程,核心是人。
未來,希望能夠通過旅游活動促進沿線國家和區域間的民心相通,發揮旅游業兼容性高、帶動性強的獨特作用和優勢,促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間文化、經濟、技術、環境全方位合作不斷深化,讓旅游合作和互聯互通建設相互促進。實現民心相通,首先要通過發展旅游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水平的隔閡,增強人民互信,架起友誼與合作的橋梁。相信絲路之旅,終會樂在民心。
編輯:楊嵐
關鍵詞:旅游 一帶一路 合作 國家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