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自媒體“裂變期”泡沫浮現:抄襲多發維權難 炒作吸睛無底線
走出家門,31歲的王逸步入街角咖啡屋。午后暖陽,輕音樂,布藝沙發,一方小天地,是他熟悉的創作空間。
一杯拿鐵咖啡、一方蘋果電腦、一部手機、一個筆記本,勾勾畫畫后,指尖流瀉的文字逐漸碼排成文,一篇成千上萬閱讀量的文章應時而生。
“坐在電腦前,我就是‘我手寫我口’的‘權筆’——一個自媒體弄潮兒。在這個自媒體浪潮中,我只是個小蝦米,跟在大咖后面玩,也愉悅一下吃瓜群眾。”
就像“權筆”所述,自媒體已成為中國數億網民獲取內容的新選擇,這片領域也從“吃螃蟹”的少數人試水,變成更多人的第二職業。從亞文化到大眾文化,個人公號、直播空間、小咖秀等“新鮮玩意”層出不窮,自媒體行業經過初期發展后進入“裂變期”。與此同時,抄襲多發維權難、“蹭熱點”、虛假新聞、失實言論、數據造假等種種亂象也成為自媒體行業不可忽視的軟肋。
從“自我表述”到“吸睛吸金”
自媒體漸呈“兩極分化”
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伴隨互聯網流量盛世,自媒體不斷更新換代:論壇、博客到微博、微信、視頻……2014年“媒體融合元年”以來,羅振宇等傳統媒體人紛紛出走轉戰自媒體行業,2015年小咖秀燃爆社交朋友圈,2016年伴隨直播、短視頻、VR技術的普及,直播網紅、“二更”等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獲得了更多資本青睞。
大數據營銷公司IMS新媒體商業集團CEO李檬表示,2016年以來,新媒體形態不斷演進,新應用層出不窮,自媒體載體越來越多。“從最初單一的網站模式已經發展為直播、圖文、視頻、音頻四大板塊,駐足不同領域的自媒體人也在快速增長。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從傳統上的‘點對面’發展為‘點對點’,自媒體大量遷徙,走向內容差異化共榮。”
近日,由全球首家自媒體價值排行及版權經濟管理機構克勞銳發布的《2016中國自媒體行業白皮書》顯示,自媒體已成為中國網民獲取內容的新選擇。近兩年來社交媒體的用戶活躍度呈快速增長:在《90后媒介使用習慣研究報告》中,七成以上的“90后”平均每天接觸手機3.8小時。
不斷“吸睛”的自媒體,也以其多樣化、平民化、廣泛化等優勢迅速吸引資本注入。克勞銳總經理張宇彤認為,目前自媒體已經逐漸過渡成一個成熟行業,具備了完整的行業生態,自媒體人通過內容生產模式,幫助平臺搶奪用戶時間。據不完全統計,完成融資的自媒體已超過175人,其中近20人融資額達千萬元,有10位自媒體的估值高達億元。
距離“媒體融合元年”只過去三年,市場已對“一窩蜂”的自媒體做出了篩選。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黃升民表示,自媒體產業現狀已呈現非常明顯的“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淘汰,“野蠻生長”逐漸轉向“規模發展”。以盈利能力為例,目前約70%的自媒體從業者月收入低于5000元,僅2.8%的人月收入超過10萬元,真正成為IP商業化的超級自媒體不到1%。
“做生意的地盤不可能越切越碎。平臺數量不斷減少、整合是一種大趨勢。”一位娛樂行業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市場體量是既定的,且處于商業模式探索時期,容納不了這么多家應用,中小產品的陸續倒閉是必然:2016年火爆的直播平臺,曾一度出現200多家平臺,截至目前也有近一成平臺倒閉。
一輪行業洗牌下,一方面強者通過兼并重組形成大IP,吸引雄厚資本注資,掌握數量可觀的粉絲受眾,具備一定程度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弱者不斷被兼并、吞沒、倒閉。“資本有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投資的泡沫過后,部分自媒體將迎來深淵。”黃升民說。
專家認為,自媒體行業經過初期發展后,勢必出現一個“裂變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自媒體也將理性回歸。”黃升民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之下,自媒體行業步伐會相對放慢,內部矛盾逐漸暴露,“在這個時間節點,如何組織結構化,從個體戶向公司的轉型變得非常關鍵。”
編輯:梁霄
關鍵詞:自媒體 裂變期 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