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老年保健食品市場亂象:以次充好、洗腦營銷、價格虛高
今年的“3·15”,陳力過得異常心酸。她年過六旬的父親陳正林,為保健食品花盡數萬元積蓄,最終含恨投海自盡。
“去年以來,他們騙我買了6萬余元的保健品,說讓我和老伴可到云臺山、西安旅游,至今一個地方也沒去……還讓我瞞著家人和他們簽了協議,最后把協議和幾萬元錢取走。我再也不去上當了……你的皇冠會員陳正林。”
拿著父親的遺書和幾張保健食品購買收據,陳力和丈夫向派出所、公安局求助。“保健品公司和他(陳正林)簽了協議,還不讓他告訴家里人,后來協議和發票等都被收走了,投訴也缺乏有力的證據。”陳力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事發后,保健品公司表示欲與家屬協商解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2015年,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其中,老年人成了保健食品領域最主要的消費人群。長期以來,不少保健品銷售商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以次充好,隨意加價,并通過各種途徑展開洗腦營銷,以致不斷有老年受害者深陷其中,市場亂象備受詬病。
借旅游之名 行推銷之實
看到陳正林的遺書,陳力和丈夫深感懊悔,他們當初覺得“這些人(保健食品銷售人員)整天去公園轉悠,逮著老人嘮家常,還時常送雞蛋、水果,應該是替我們盡孝,不像是騙錢財”。
和陳正林相比,浙江嘉興的管英東似乎“幸運”一些。幾個月前,這位長期購買保健食品的老人,踏上了某保健品公司組織的千島湖之旅,不料卻在途中突發腦溢血死亡。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后了解到,這家保健品公司所在的商業大樓同時駐扎著不下10家各類保健品公司,天天組織老人絡繹不絕地來“開會”,有“養生大樓”之名。(相關報道見《中國青年報》2017年01月11日09 版《“養生大樓”眾生相》)
一位位老人的離開,并沒有阻止其他沉迷于“聽課拿禮物”的老人走向保健公司的步伐。從發傳單、打電話,到開養生講座、聽課送禮、買產品送旅游……在這個“洗腦”式的保健食品營銷生態中,缺乏分辨能力、貪小便宜且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往往成為主要的推銷對象。
在陳力得到的一份保健品公司內部人員的工作表上,老人們的姓名、手機、領取禮品等信息一覽無余,下方備注:“請會人太少(即推銷者拉來參與保健產品推銷會的老人太少——記者注),確定要提前打電話,保證人越多越好”。日程表上則寫滿了“預熱會”和“一日游”“二日游”等安排。
“我們請老年人之前會調查他們得哪些病比較多,推銷時,放大老年病的可怕性,什么病常見就說治療什么。”去年曾在華夏老年網從事保健食品推廣的閆小雨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了他們兩種主要的推銷“套路”:“一種是按照公司提供的一大串名單,給老人打電話邀請,免費送禮,并讓其填個人信息表。還有一種是發傳單,宣傳去周邊旅游,其實就是把他們騙到一塊兒推銷東西。”
閆小雨透露,在“做客情”(業內行話,即先與老人拉近情感,再進一步獲取個人信息套取病史,趁機邀其參加推銷會——記者注)階段,推銷人員往往會先通過聊天詢問老人身體狀況、有沒有保健意識、退休單位等情況,符合條件的才會讓他們報名,而“旅游才是重頭戲”,這樣既便于“獲得老人的信息”,又可以“發展新顧客”。根據他們的經驗,在經過感情鋪墊后,“有退休金、買過保健食品的老人最好下手,尤其是夫妻倆一起去的”。
保健品公司通過營銷“套路”,一步步弱化老年群體對各類保健產品的分辨能力。恰如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那樣,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司等5家保健食品銷售公司,都“精準”地抓住了老年人的弱點,以最為普遍的“會銷”方式(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消費者的資料,分析整理后建立數據庫,再運用組織會議的形式,對篩選出的目標消費者進行針對性的營銷——記者注)兜售保健食品。威海艾維爾生物科技公司甚至采用大數據統計,發現利用“分批送雞蛋”的辦法,最容易“哄”老年人來參加推銷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高警兵表示,健康講座騙局涉及侵犯老年消費者的知情權、財產權,更有甚者,嚴重侵犯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
“有病亂投醫。對于保健食品的認知太缺乏,是這些事件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青島鄭育龍營養中心院長鄭育龍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保健食品銷售形式多樣,老人很容易被利用,因此兒女們更應多關心父母的老年生活,打破交流隔閡。
編輯:梁霄
關鍵詞:老年 保健食品 市場 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