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發布

2017年04月07日 20:41 | 作者:王慧峰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王慧峰)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新發現新認定708萬件/套、全國共登錄珍貴文物385萬件??7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全面摸清了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此外,我國已建立起國家文物資源數據庫和文物身份證制度。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向記者介紹說,2012年至2016年,國務院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普查范圍包括我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各類國有單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動文物。普查期間,全國成立3600個普查機構,投入10.7萬名普查人員力量,12.45億元經費,調查了102萬家國有單位。普查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其中完成登錄備案的國有可移動文物2661萬件/套(實際數量6407萬件),納入普查統計的各級檔案機構的紙質歷史檔案8154萬卷/件。

此外,普查除對文物本體信息進行逐項登記外,還對收藏單位情況、文物保管條件等同時開展了調查,全面摸清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

此次普查工作的另一個突破是建立起國家文物資源數據庫和文物身份證制度。劉玉珠介紹,此次普查采集了27項收藏單位信息和15項文物基礎信息,建成國家文物資源數據庫,登錄文物照片5000萬張,改變過去各單位文物信息零散孤立、互不相通的局面。同時普查按照統一編碼規范,對登錄文物和單位統一分配標準代碼和分類編號,建立文物實物、藏品檔案、電子信息關聯一體的“文物身份證”編碼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登錄的每件文物賦予全國永久唯一的22位數字編碼,作為文物屬性驗證、信息甄別和索引查詢的識別標識。

對于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文物資源,劉玉珠介紹說,此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建立了文物資源登錄的統一平臺,普查結束后,這一平臺將打造成為資源開放共享的平臺,持續向社會開放普查登錄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礎信息和圖片,實現檢索、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

同時,通過建立配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各收藏單位、各級文物部門改變觀念,提高服務意識,主動完善開放共享信息,創新開放方式,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支持各收藏單位依托普查統一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開展聯合研究,共同策劃展覽,促進大型收藏單位文物資源和展覽向基層博物館流動,鼓勵各收藏單位之間開展館際藏品交流,進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率。更加注重發揮市場化的力量,支持社會資源參與合作,開展文物內涵挖掘和創意設計,積極探索創新文物資源共享途徑。

編輯:秦云

關鍵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