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調研報道
人民政協網浙江4月5日電(記者王碩)3月23日,早晨6點,全國政協“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調研組從深圳出發趕赴浙江。第一站來到溫州。一下飛機,委員們不顧旅途勞累,馬不停蹄趕往溫州市鹿城區七都街道板橋村、樟里村調研。
板橋村是溫州市垃圾分類的首個試點村。走進板橋村,潔凈的街道、漂亮的房屋讓人恍然不覺進入到農村。
據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該村通過面對面宣傳培訓、手把手指導幫扶等活動,村中目前80%村民能夠分類投放垃圾,不少村民還將廚余垃圾轉化成有機肥用于種菜、種花,讓資源循環利用、讓垃圾“變廢為寶”。
委員們在村中碰到了正在工作的環衛工人,立即攀談起來。“平時工作辛苦嗎?垃圾分類麻煩嗎?工資情況怎么樣……”
老人告訴調研組,村中現在有4名保潔人員,都是本村人。平時除了承擔一些垃圾清掃工作外,他們每天都會翻看擺在各家門前的垃圾桶,查看里面有沒有投放錯的垃圾。發現有扔錯的垃圾,他們會重新挑出來,投放到正確顏色的垃圾桶中。“最開始投錯的比較多,但現在越來越少了,村民們現已基本習慣并學會對垃圾進行分類。”
“我們的收入由街道統一支付,對工作挺滿意。”
看到板橋村的情況,聽到老人的反饋,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張基堯很感慨,“垃圾‘三化’(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工作,關鍵在于基層社區,在于社區的宣傳工作能否做到位。要讓老百姓從心底里認可這個事情,實現從‘政府要我做’到‘我自己要做’轉變,并在生活中體會到其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順著鄉間道路,委員們走到不遠處的田地中,在油菜花田掩映之中,幾座拱形的塑料棚子吸引了委員們的注意。這個看起來并不起眼的設施其實是村中廚余垃圾消納場所。
打開消納池蓋子,委員們卻發現沒有想象中的惡臭。據介紹,通過采取陽光堆肥法,這些消納池只需經過一兩個月的發酵,廚余垃圾就能消納成肥料再次利用。
在消納場前面,是一塊塊種著各種蔬菜的田地。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掩映下顯得清新誘人。
據悉,這些試驗田用的就是堆肥出來的肥料。“種出的有機蔬菜,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健康。現在村民都搶著用,而且還可以在消納場循環使用。”當地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建議,“這里不僅環境優美,還利用有機肥種植各種農產品,到媒體上一宣傳,產品一定非常熱銷。”
此外,調研組了解到,在農村實施垃圾分類后,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垃圾得到了大幅的減量。村里每月通過焚燒等方式處理的垃圾量從約3000斤縮減至1500斤。全年算起來可減少廚余垃圾10余噸,消納場有效利用垃圾堆肥30余噸。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通州區原區委書記王云峰告訴記者,來調研前,他雖然對垃圾分類的問題很關心,但對這項工作“落地”缺乏信心。“經過調研,看了許多地方先行探索的做法,‘信心倍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垃圾 調研 全國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