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構建城市新體系:釋放潛能、化解矛盾、順應規律
規劃集群化、啞鈴型、多中心、鏈網化城市新體系
在城鎮化加速期完成之后,中國有可能達到75%城鎮化水平的相對穩定狀態。中國人口可能25%出現在大城市里,25%在中小城市里,25%在小城鎮里,25%在農村。在審視國際發展經驗與趨勢,并通過建立理論分析模型,結合大國特征,立足基本國情,順應發展規律。我們認為:未來中國將形成集群化的城市組織體系、啞鈴型的城市規模體系、多中心的城市結構體系和多功能鏈網絡的城市聯系體系。規劃以上中國城市新體系,關鍵在于實現四個新轉變。具體包括:
——城市組織體系:從孤立城市向城市群體系轉變,形成一網五帶三十群城市群體系。城市集群組織能夠創造、分享規模經濟和正外部性,克服負外部性。城市群將成為中國城市體系的主體形態。未來中國將形成:以東中部一體化城市網為一網,以東北沿京哈線城市發展帶、西北沿隴海-蘭新城市發展帶、正西沿長江上游城市發展帶、西南沿滬昆線西段城市發展帶以及東南沿海城市發展帶為五帶,以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三十個城市群為主體的集群化組織體系。規劃中國大國城市體系首先要實現從孤立城市向城市集群化組織體系轉變,把大中小城市(鎮)的協調發展方針具體到城市群的發展。
——城市規模體系:從塔尖型向啞鈴型轉變,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體系。大城市是經濟增長的“高地”,小城市(鎮)是銜接城鄉的“橋梁”。啞鈴型的城市規模體系兼顧了大城市與小城市(鎮)發展。未來中國將建立超大、特大、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市體系。超大特大若干,大城市上百,中小城市過千,小城鎮過萬的城市數量體系。
規劃中國城市新體系需要實現大、中、小城市(鎮)人口規模分布從塔尖型向“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轉變。
——城市結構體系:從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將形成至少四尺度多中心的結構體系。多中心是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空間結構布局,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從理論推導,未來中國都將可能形成“國家尺度、區域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大城市尺度的多中心結構”體系。規劃中國城市新體系需要改變“攤大餅”、單中心設計,在城市內部實現大城市空間結構從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在城市群內實現從核心城市獨大向多中心協調發展轉變,在全國范圍規劃多個中心城市群和多個中心城市。
——城市聯系體系:從等級化到鏈網化轉變,將形成多功能城市鏈網化的聯系體系。鏈網化聯系是城市間開放特征和分工協作深化的內在要求,隨著分工深化和多中心出現,不同中心在綜合功能、金融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制造功能等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城市功能上,中國城市體系將從垂直聯系主導的等級化聯系向水平聯系主導的網絡化聯系轉變;在城市空間上,中國城市將從點聯系、線聯系主導向點線結合、面網延伸轉變。規劃中國城市新體系要改變按城市人口規模和行政級別設計等級化的城市體系做法,建立功能互補的鏈網化城市體系和空間平衡的網絡化城市體系。
編輯:梁霄
關鍵詞:構建 城市 新體系 釋放 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