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外賣熱暗藏多重隱憂:送餐箱從不消毒 餐盒陷二次污染
網絡餐飲新規:商家須有實體店
一方面是快速飆升的“外賣市場”,另一方面則是難以應對的“外賣隱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互聯網外賣涉及食品安全。在這個問題上,效率應該退位給“安全”。針對各方的呼聲,近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
意見稿提出,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范圍經營。
同時意見稿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以及送餐行為也做出規范。意見稿明確,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行為和服務進行抽查和監測。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餐飲服務提供者存在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其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據了解,2017年,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食品網絡經營監管,督促網絡第三方平臺落實責任,完善平臺商家實名登記、許可證審查、信息公示,及時查處相關違法經營行為。
羅婧認為,“互聯網+”視野下的“外賣”,涉及工信、食藥、衛生、工商、質監、商務等若干個監管部門,在目前情況下,各監管部門應建立協調機制,協同政策目標,關鍵是創新監管方式。
羅婧說,從準入到送餐,外賣行業應該有一套完整的質量體系和行業標準。對網絡訂餐平臺應該收緊審核關口,從源頭過濾黑店。而這些工作有待相關部門聯合發力,更有待于網絡訂餐平臺和線下餐飲企業忠實履行安全責任和法律義務。
柳州市永維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吉昆峰認為,網絡訂餐服務實體單位,要嚴格按照餐飲服務操作規范加工制作食品,不得委托無照無證的“黑作坊”進行網絡訂餐經營活動。對“外賣平臺”嚴加監管,抓典型、重處罰,明確“高壓線”,從而規避“實體店被清理”“外賣平臺收編”的做法。
吉昆峰認為,一些仍處于跑馬圈地狀態的訂餐平臺治理意愿不高,不愿付出較高成本進行資質審核和管理。這是造成“外賣隱患”難以根治的關鍵。“應該在短時間內嚴厲打擊一批違規的外賣平臺,讓此類公司付出慘重代價,才能最大限度地正本清源,推動外賣的良性發展。”
編輯:梁霄
關鍵詞:外賣 暗藏 隱憂 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