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說不盡的故事
劉蘭芳:我與《岳飛傳》
說書與傳承
評書是中國傳統曲藝,最講究傳承。傳承為什么重要?因為凡表演藝術的知識拓展、技能的增進,都離不開前輩的傳授、教誨與幫扶,離不開傳承,而且必須是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傳承。傳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或者說是手段,就是師父帶徒弟,口傳心授,一代傳一代,代代相傳不止。對此,我深有體會。
傳統的拜師學藝有兩種形式,即“拜門”與“坐科”?!鞍蓍T”是指從小隨父母學藝的世家子弟在正式登臺之前,還須另行拜門認師之禮,如以演唱“西城調”著名的錦州東北大鼓藝人陳青遠自幼隨父學藝,后拜慶文畢為師;“坐科”是指藝徒從小拜本門派的代表人物為師學藝,并立“門生帖”(契約),參拜祖師爺、師父、師伯、師叔及師兄弟等等。藝徒“拜門”或“坐科”后,邊學藝邊干活,三年徒滿,一年效力(即頭年收入歸師父)。
我的第一個師父楊麗環是河北人,她技藝精湛,多才多藝,能演唱東北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及單弦等多種曲種,尤以演唱西河大鼓的長篇書目見長。
早期,民間藝人既在本地演出,也到外地巡演,流動性很大,常居無定所。他們稱演出場所為“穴”,在本地演出叫“守穴”,到外地巡演叫“走穴”或“出穴”;稱收入多的地方為“火穴”,收入少的地方為“水穴”。楊麗環演唱的西河大鼓長篇大書《薛家將》在遼陽受到歡迎,便就此定居了下來。
1958年,我母親請來了“引見師”、“保師”以及眾多親朋好友,在遼陽“福海興飯莊”擺下拜師宴,按行規立下了門生貼:“劉書琴情愿投奔楊麗環門下學藝。今后雖分為師徒,但情如母女。對于師門,當知恭敬。身受教誨,沒齒不忘。學徒期間,如果馬踩車壓,投河覓井,天災人禍,師父概不負責。三年學藝,一年效力,供吃不供穿。中途不學,包賠飯伙。情出本心,絕無反悔。謹據此證。”就這樣,我磕頭行了拜師禮之后,師父給了我個“季”字,改劉書琴名為“劉季紅”。從那時起,我步入演藝生涯,那一年我14歲。
楊麗環先教我學彈三弦和演唱西河大鼓,除此之外,主要是聽師父的唱段、看師父的表演,遇有疑難不解的,待師父空閑時再行請教。西河大鼓《魯達除霸》一段,就是這樣學成的。
1959年我考入遼寧的鞍山曲藝團,成為該團唯一的東北大鼓學員。鞍山曲藝團教唱東北大鼓的老師叫孫慧文,是知名的鼓曲演員,當時鞍山曲藝團的臺柱子。孫慧文見我勤奮好學,便正式收我為徒,并按照門規,把我的名字改為“劉蘭芳”。從孫慧文老師那兒,我學了許多東北大鼓的傳統長篇大書,如《三俠五義》、《三下南唐》、《小五義》、《薛家將》等等。
孫老師的演唱藝術,無論聲音、語氣還是唱腔、音調的高低起伏,都惟妙惟肖。我特別喜歡“倒口”(語言模仿),學傻小子、山西人或南方人,都學得可以亂真。當時讀書不多,但是,在臺下記“書梁子”(故事梗概),孫老師說得再快,我都能記下來。當然,龍飛鳳舞,好像天書,別人看不懂,只有我自己明白。
與此同時,我還向同團的盲人弦師閻春田老師學習東北大鼓唱腔和鼓板演奏技巧。我每天到閻老師家練鼓、遛段,演唱《孫氏祭江》、《馬跳檀溪》等等,閻老師耐心糾正,步步指點,使我練就了一手好鼓板,唱得板頭瓷實,節奏分明。在以前,藝人們為了生存與競爭,多是“寧舍一畝田,不把藝來傳”,而閻老師對我卻像親生父母,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藝傳授給我。
此外,我也向同團的西河大鼓名家、趙派的創始人趙玉峰學唱西河大鼓的長篇大書。當時鞍山有六個茶社,生意都很紅火,每個茶社都是三工書(三場演出),各種曲藝表演豐富多彩,有著名藝人楊田榮、張樹嶺、黃秉剛、石長嶺、黃佩珠等等。我輪番觀摩,癡迷其中,樂此不疲,如同小魚兒游進了民間藝術的海洋。這些都使我開闊了藝術視野,拓寬了鼓曲路數,提高了表演技藝,達到了杜甫詩所說“轉益多師是汝師”的境界。
這就是傳承,我從這些老師身上既學到藝術,又學到做人的道理。我的成長,浸透著師父的心血汗水,師恩如天,永遠不忘。后來,我在教徒過程中,也學習師父的優良作風,對徒弟努力做到:愛心、誠心、熱心、傾心、細心、耐心。讓徒弟感受到師父對他有慈心、貼心、關心、順心、溫馨。當然要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點,師父對徒弟毫不保守,傾囊相授。以前有“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藝諺。今天,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師父,不能有絲毫的“留一手”的想法。還有一句諺語,“師徒如父子”,就是說師徒關系應當像父子那樣親近,互相疼愛、互相體貼、互相照顧。還有一句諺語,“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當然了,“修行在個人”是說徒弟必須刻苦、努力。但是,我還認為:師父既然把徒弟領進門了,師父就理所當然地要擔當一種責任,同時也是一份承諾,這承諾就是:我必須把我的表演特色、技巧,毫無保留地全部傳授給徒弟!作為師父,應該知道,師徒的關系是教與學的關系,但從人際關系上看,師徒是平等的,如同朋友。如果師父不傾囊相授,留一手,嚴肅地說:就是對徒弟的不尊重!這樣,師父也不可能教出優秀的徒弟來。另外,師父應當有大胸懷、大氣度,教徒弟也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國家傳承民族文化,這樣才能心甘情愿地教授徒弟,徒弟也應該像尊敬自己父母那樣尊敬師父,只有這樣師徒感情才能融洽,有利于藝術的傳承。
包括評書、東北大鼓等在內的各種曲藝形式,它都來源于民間大眾,扎根于人民群眾沃土,不需要大舞臺、大背景,也不需要豪華繁雜的布景燈光,定會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百花盛開,姹紫嫣紅,飄香萬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蘭芳 岳飛傳 年味兒 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