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白血病緣何偏愛兒童 最小發病的孩子只有兩個月大
移植的困境
與10名志愿者配型成功手術費卻難住了他們
“跟別的找不到合適配型的白血病患者相比,這孩子實在算是幸運。”聽醫生這么說,王女士欣慰之余,也有難受。數十萬的費用,讓她和家人一籌莫展。
王女士兩歲的兒子小波(化名)住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這里,近一半患者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小波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已接受3個療程的化療,治療過程基本順利。
王女士說,他們家住新鄉市鳳泉區的農村,一家人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活,孩子生病前,日子過得還算安穩。“孩子得病后,找了所有的親戚和鄰居,借到幾萬元錢。”說到這里,她的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全村人都給我們捐了錢,還通過網絡籌款募集到近10萬元。”截至目前,治療費已花費10多萬元。
孩子需要做造血干細胞移植,經初步篩選,能和小波初配成功的捐獻志愿者就有10個,這在血液科主任董秀娟看來,是幸運的。
董秀娟說,臨床遇到的白血病患兒有九成以上為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針對小波的病情,董秀娟介紹,目前疾病處于完全緩解狀態,近期將選擇最合適的供者為小波捐獻“生命種子”做準備。
然而,擺在小波家人眼前的,還有費用問題。“聽醫生說,移植治療過程復雜,風險也大,移植需要的費用更是我們這樣的家庭難以承受的,過程順利的情況下大約需要準備二三十萬元。”王女士說,現在她和婆婆在鄭州陪孩子,其他家人都在四處借錢,“我們準備賣掉結婚時蓋的房子,前一段有人愿意買,后來又不買了。”看著病房外長長的走廊,王女士雖淚流滿面,卻仍堅毅地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會放棄。”
記者手記
笑與淚都是愛
采訪中,最觸動記者的,是一位患兒媽媽的笑與淚。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醫生辦公室采訪時,她敲門進來,笑著請大夫給孩子開藥,特別有感染力的笑。后來我才知道,她孩子的病情很危重,一家人的處境也很艱難。
“不能把傷感的情緒帶給別人,帶給孩子。”這,是她堅強笑的理由。
“孩子病情加重了。”幾天后,記者再次在病房見到她。此時,孩子原本扎著的小辮兒全部脫落,躺在病床上痛苦哭泣,她起初笑著輕輕撫摸孩子,可轉過身,再也忍不住淚如泉涌。
“孩子那么小,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她。”很快,她擦掉眼淚說,好心人正幫忙發起輕松籌救孩子。說罷,淚中帶笑,滿懷感恩和希望的笑。
這笑和淚,飽含著親人的愛,流露著社會的情。現實并非童話,人人都可能面對殘酷。個體是脆弱的,相互支撐,即便笑中有苦澀,也會淚中有希望……
編輯:梁霄
關鍵詞:白血病 偏愛 兒童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