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重要宮殿有地暖
現在正值寒冬時節,因為有暖氣,使得室內溫暖如春。不過,在很多年前的北京城,并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暖氣。明清時期,即便是皇帝生活的紫禁城,也只有一些重要宮殿才能安裝“地暖”。
那時,最常見的取暖設備就是炕,不僅皇宮里常見,尋常百姓家也會用到。另外,還有火盆、手爐等取暖工具也極為流行。當然,紫禁城里的火盆、手爐等設備不僅制作精美,背后還藏著諸多故事。
紫禁城重要宮殿有“地暖”
老北京有首童謠曾唱道:“說什么說呀,鍋臺連著鍋呀,唱什么唱呀,鍋臺連著炕呀”。這說的是古代百姓家傳統的御寒方式。冬日天寒地凍,自古以來人們靠煤炭或柴禾來取暖御寒。那么往昔皇宮內又是如何度嚴冬的呢?
古時皇宮內取暖很有講究,如漢代時曾有溫寶殿,殿內有各種防寒設備,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墻壁用御寒的花椒與泥土攪拌后涂抹,由此得名椒房殿。
到了唐代,皇宮取暖的方式越來越多樣。王仁裕寫的《開元天寶遺事》載,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與唐玄宗之弟申王以及其他皇室貴族,嚴冬時節,下令讓宮妓或又高又胖的婢妾將其團團圍住,以此來防寒遮風,這種抵御風寒的方法在當時稱為“妓圍”。唐玄宗李隆基每到冬天就帶著貴妃楊玉環到臨潼的驪山行宮里泡溫泉取暖。
金代在北京建立都城,史籍中記載:金朝在建立都城時,皇宮里建了火炕,用來防寒取暖,皇帝和大臣冬天時,就在火炕的矮臺上商議朝政,有時甚至還一起進餐。這種在居室中筑建火炕并在炕桌上進餐之法,后來明清時期,流傳到民間,成為老百姓御寒取暖的主要方式。
清代詩人褚維塏有一首《燕京雜詠》,詩云:安排衾枕臥無床,土炕家家砌曲房,移置磚爐深夜靠,慣薰煤氣當焚香。這首詩描繪出寒冬時節皇宮與百姓家用火炕取暖御寒的情景。
明清兩代時,皇宮里的保暖方式其本質上也是采取火炕的方式,只不過其技術和其他輔助設備更加先進。比如,紫禁城宮殿的墻壁厚實,屋頂廣大,這有利于冬季的防寒保暖。
如今,當人們游覽故宮時,可見故宮里一些殿堂內均設有套間暖閣或火炕,但在故宮里卻找不到一個煙囪,那么明清兩代的皇帝后妃以及子女們又是怎樣度過隆冬數九寒天的呢?
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以及部分寢宮的墻均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的地爐子。當點燃外面的地爐子時,熱氣會均勻地擴散到地面與墻壁的每個角落,整個殿堂里溫暖如春。這樣做不但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而且還沒有煙灰污染,類似于今天地暖的功效。
晚明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中記載:“乾清宮大殿……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于此,恒臨御之?!庇纱丝梢姡鞔辖侵芯鸵呀ㄔ煊写嗽O施。
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如今,到故宮游覽,細心的游客還能在一些宮殿建筑臺基上見到地炕口。地下火道與北方地區民間所用的灶臺取暖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皇宮里的設計比民間的火炕先進很多。
不過,這種取暖方式比較費事,要打通宮殿地下部分,所以紫禁城里并不是所有的宮殿都采用這種取暖方式。
乾清宮炭火盆引發大火
在沒有地下火道的宮殿,均備有炭火盆。從現仍存于故宮的炭火盆文物可知,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太和殿的兩個炭盆均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制而成,為防火星外濺,火盆外還加蓋有不同金屬的網蓋,既實用又美觀。
有趣的是,入冬后,后妃們還會在入九的第一天,在點有炭火盆的居所,歡聚在一起吃火鍋取暖。
因為紫禁城里的建筑大多為木結構,炭火盆在取暖的同時,也讓紫禁城內的宮殿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易燃體。清朝嘉慶年間,圍繞這些火盆,發生了諸多故事。
嘉慶二年(1797年),乾隆皇帝已是“太上皇”。一個冬夜,乾清宮突然冒起大火,侍衛和太監們開始大力撲救,但此時正值寒冬,天干物燥,火勢迅速蔓延到了北邊的交泰殿,在眼看火舌就要到坤寧宮屋檐的時候,風突然轉向,坤寧宮這才免去了一劫。事后經過查證,此次大火是因為太監在看守火盆時,沒有將火盆內的炭火蓋嚴,使得火星復燃引起了一場大火。
這場大火,使乾隆皇帝苦心收集了五十多年的“天祿琳瑯”盡數損毀。后來,嘉慶很快將乾清宮及交泰殿重新修繕完備,另外又重新征集各種版本圖書,補齊了“天祿琳瑯”圖書。
此后,嘉慶對炭火盆格外注意。他甚至還下令只許在太和殿的平地上安放兩個火盆,而其他如中和殿、保和殿的火盆用完后一律撤除。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明清紫禁城 寒冬 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