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建曾之明:發揮保險杠桿合力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四)產品寬度拓展:擴大保險產品延伸范圍,優化保險產品支持體系
針對精準扶貧中農險產品稀缺的實際,開發投保范圍廣的險種,從單純的農業種植、養殖、海上捕撈、家庭財產狹小的業務發展圈子跳出來,把農險服務擴充到農產品深、精、稀發展的道路上來,走高精尖加工、質量品質獨特、銷售市場廣闊保險經營的軌道上來。大力發展農村財產、人身、醫療等保險業務,在防止因災、因病致貧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擴大政策性保險在貧困縣的參保范圍。鼓勵保險企業向貧困地區延伸機構,提高貧困地區保險密度和深度。
(五)立足貧困地區需要,完善扶持政策
探索使用財政扶貧資金參與貧困農戶保險保費補貼機制,增加貧困村農戶保費補貼和保險公司在貧困地區保險業務的費用補貼。此外,建議改革政策性保險保費分攤機制,逐步提高中央財政補貼標準,合理確定貧困地區市級財政補貼標準,降低或取消縣級財政補貼。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方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鼓勵政府部門采取委托經辦、直接購買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商業保險機構的專業團隊,提供效率更高、服務更廣的公共服務。對公益性較強的保險服務,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同時,也考慮將政府推動農業保險納入“民生工程”范疇,對其績效予以考評。建議改革政策性保險保費分擔機制。建議提高中央、省級財政補貼標準,合理確定貧困地區市級財政補貼標準,取消縣級財政補貼。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方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政府的財政扶貧資金,應該更多地扮演風險承擔者的責任。
(六)發動保險投資引擎,引導險資支持貧困地區建設
一是根據產業扶貧相關要求,針對眾多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的發展瓶頸,鼓勵和引導新設立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等保險資金及有關保險公司,在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健康養老、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積極投資,對貧困地區的優勢產業進行多元化投資或設立支持當地優勢產業發展的專項投資基金。二是建議引導保險資金為貧困地區重大戰略平臺和重大建設項目提供金融服務。三是建議進一步完善“險資扶貧”項目對接機制。加強保監會與貧困地區政府的溝通聯系,進一步完善“險資扶貧”項目對接機制,編制項目對接目錄,并抓好后續工作的跟蹤落實。此外,進一步完善人才交流培養機制,將地方政府年輕干部派到保險機構交流鍛煉,增強地方政府運用保險工具精準扶貧和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
總之,利用保險杠桿,助推國家精準扶貧,是一項龐大系統的社會工程,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重要舉措和戰略需要,保險業應該抓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條主線,進一步提高貧困地區保險密度和深度。通過精準發力,完善保險金融服務,促進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幫助貧困戶增收,實現脫貧致富。各方主體都應積極服從國家戰略需要,用盡智慧、奉獻才能、竭盡全力,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做出堅持不懈努力,確保廣大貧困人口共同攜手邁進小康社會。
(作者:曾之明,民建會員、湖南商學院財政金融學院研究所所長。)
編輯:韓靜
關鍵詞:保險業 精準扶貧 農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