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向左或往右,“周二見”網約車
10月23日,由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建的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順利通過航天中認軟件測評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三方軟件測評,測評結果認定該平臺功能及性能均達到設計指標要求,具備與網約車平臺公司、省市監管平臺對接和數據交換共享的能力,并啟動試運行。(10月25日 中國證券網)
再有不到一周時間,各地網約車新政就要正式亮相了:有的穩、有的狠,一大波司機既進不了城也回不去村、一大波網約車公司惴惴然如熱鍋上的螞蟻。你以為上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卻原來只是讓你回去把門關。于是有人說,網約車是只燙手的山芋——地方部門既不能打擊“互聯網+”的積極性,又要確保公共交通體系的穩定性,還得照顧老百姓的獲得感。新仇舊恨,舊愛新歡,平衡起來真的挺難。
眼下,盡管交通部對各地網約車征求意見稿未置可否,但無論是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最新強調“改革創新和技術創新將是城市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階段的新動能”,抑或是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的新鮮出爐,起碼表明了兩個板上釘釘的結論:第一,網約車不會死,而且還將在政策監管與服務下,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網約車從叢林社會走向有序發展,是大勢所趨。利用數據與平臺,倡導分享與共治,網約車未必就是傳統出租車的“終結者”,而是激活整個出租車市場的一尾鯰魚。
這幾天,反思網約車屬地新政的輿論很強勁。類似“濟南網約車注冊司機已20萬人 超半數沒濟南戶籍”“蘇州網約車新政之下 僅3成受訪者完全符合要求”“3/4西安滴滴司機為兼職 超6成網約車為小排量”等新聞不勝枚舉,連《人民日報》亦刊文直言“網約車新規 請別拿排量說事”。當然,在征求意見階段,這些有理有利有節的聲音,其實都是值得耐心傾聽的民情民意,甚至是制度設計亟待平衡的利益關系。
尤其對于立法部門來說,地方立法的合法性,能否真正捍衛法治邏輯的權威,網約車屬地新政算是個不小的考驗。近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就此發聲,認為地方部門無權設置減損相關利益主體權利的網約車準入行政許可,不能在行業法規上與《反壟斷法》《居住證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相互沖突。律協這個時候發出職業與專業的聲音,當然不只是“圈粉”。簡政放權的背景下,戶籍藩籬眼瞅著就要改弦更張,這個時候,網約車新政能否向前一步、高看一眼,不僅關乎利益格局的整合,更關涉法治進程的質地與水準。須知,古人早就說得好:“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地方立法不跑偏,陣痛與犧牲才會少一些,公平與和諧才會多一點。
對于各個城市來說,“周二見”的網約車新政譬如一個棋局,既不能丟車保帥,亦不能車心馬角。抹去棱角、少扣帽子,多些寬容與信心,多些改革與創新,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政策,也許會在最大公約數中與公共利益更為接近。(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周二見 網約車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