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放歌老區
——記全國政協赴贛閩考察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并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
10月10日 他們都來了
隨團采訪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本屆以來已經是第三次。2014年去的是遼寧、黑龍江,主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5年去的是河北,主題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這次去的是江西、福建,主題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一年一個切入點,與國家大事契合,地點選擇也精準到位,這是我的突出感受。
考察團成員中,劉蘭芳、孫麗英、宋祖英、陳思思等表演藝術家,蘇士澍、盧中南等書法家,都是參加過多次這一活動的全國政協委員,他們的分量代表了政協的高度,之前幾次,他們一出場引起的熱烈反響已經證明,相信這一次亦如此。
10月11日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今天上午在于都進行了這次活動的第一場演出,現場反響熱烈,在考察團的直接要求下,演出周邊的警戒線被撤掉,被擋在外圍的群眾也可以近距離觀看演出,小小細節變動,大大作風體現。
下午在瑞金瞻仰沙坪壩鎮革命舊址群,其中毛澤東同志帶領當地村民挖的一口井,至今還水流清澈,口味甘甜。考察團每個人都舀了一勺喝下,在品嘗甘甜中體味“吃水不忘挖井人”。
考察團中的很多成員還能清晰地背誦下來描述此事的小學課文,而這篇文章現在也被刻在井邊的一塊大石上,供來瞻仰的游客品讀。
正如考察團成員所說,這次送文化下基層活動來到原中央蘇區,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具體行動。
10月12日 天氣也是“講政治”的
今天是整個活動過程中任務最重的一天,上午下午各有一場演出。
在葉坪鄉黃沙村華屋的演出是在雨中進行的,早上還時下時停的小雨,在演出進行中變成了中雨,一直下個不停,由于是露天演出,雨水多少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但由于演員們的敬業投入,臺下觀眾熱情配合,演出進行的非常順利。“也許是我們的演出感動了先輩,他們也來聽了,這雨水就是他們動情的淚水。”藝術家們巧妙的起承轉合讓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一掃而空。
下午在長汀演出,開始前還稀疏落下的雨點,在演出剛剛開始就停下了,整個演出順利完成。“天氣也是講政治的”,一句看似玩笑的話,體現了老區人民的樂觀性格。
10月13日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今天印象最深的是參觀毛主席才溪鄉調查舊址和紀念館。
毛澤東同志在從事革命實踐中,曾三赴才溪鄉,1933年第三次來到這里,經過十余天的調查研究,寫下了《才溪鄉調查》,看到紀念館里陳列的文章內容,能夠深刻體會老一輩革命家深入群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一著名論斷現在被用紅色大字寫就,矗立在紀念館門口,每一個經過的人都會在此駐足思索。是的,對于從事政協工作,尤其是政協宣傳報道工作的我們來講,這句話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
下午的演出,音響出了一些問題,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藝術家們的表現和現場觀眾的熱情。
10月14日 直指武夷山下
上午在龍巖新羅區西安社區考察,下午坐火車出發去武夷山市。
大家都開玩笑說,這次在福建考察的行程是“毛主席指給我們的”“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的確,這次來福建,考察團先到長汀、然后到上杭、龍巖,最后一站為武夷山。
“按照主席指示,這一行一定會非常順利。”已經結束的行程表明,確實如此!
10月15日 5萬,這太多了
上午,調研座談會召開,9點開始,原定結束時間是11點半,而當會議真正結束的時候,墻上時鐘的指針已經指向了下午1點,可見發言之踴躍,討論之熱烈。而這已經是我本屆以來隨團采訪全國政協調研視察的常見現象了。
座談會上,來自武夷山市興田鎮文體工作站的符仙玉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主持人要求所有人不要照稿子說,不要匯報,只談問題,作為最基層的工作人員,可能是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場面,緊張不可避免。當她說到經費困難,能否考慮增加一點的時候,現場互動開始,委員問,現在是多少,答,兩萬;委員說,如果從2萬增加到5萬,夠不夠?答:這太多了。全場響起了一片笑聲,老區人民的淳樸和真誠令人感動。(梁春武)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送文化下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