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家校互動不能成為越俎代庖
近日,南京二十九中的學生家長反映,該校實行高三年級學生家長輪流替代老師進行監考、自習課值班,這一做法引起很大爭議。那么,校方對此又是如何解釋的呢?傳達室工作人員電話聯系了校務處一位姓時的工作人員,他在電話中解釋,家長反映的值早班、替監考、值晚自習等情況是由家委會研究決定的做法,不過具體情況他沒有權限接受記者的采訪,得由校領導返校后再行決定。(10月18日 澎湃新聞)
監考、值班、當門衛,這些原本應由老師來承擔的事務性工作,結果卻由學生家長替代,并以制度的形式得到固化。時間上的沖突,制度化的管控,使得家長們苦不堪言。尤其是對于一些工作本就繁忙的家長來說,這種額外的責任就會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這個由家委會研究的做法,究竟是家校互動的良方,還是責任轉嫁的口實,實際情況遠非想象般簡單。
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的目的是便于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監督,增強學校工作的透明度。從初衷上講,這樣的制度設計并無問題。畢竟,好的教育離不開家校的互動,也需要家長的全面參與。家委會的介入與參與,讓學校的辦學更加開放,也更為民主,同時也能發揮家長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由客體變主體,由被動變主動,從而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獻計獻策。
不過,家長只是一種間接的參與者,卻不能成為直接的管理者,這是基于其自身定位的需要,也是出于教育的秩序需要。讓家長直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并成為“編外老師”而承擔大量事務性工作,比如值早班、替監考、值晚自習等,則屬于明顯的責任轉嫁,有越俎代庖之嫌。既與家委會的初衷背離,也與間接參與管理和監督的目的相違背,這樣的行為理應受到限制。
家長當然可以參與學校的管理,并作出應有的建議,但絕不能實行角色替代,并成為一種額外的負擔。在國外,家長也會熱衷于學校事務的管理,并扮演積極的輔助者角色。不過,這種角色與責任有一個邊界,不影響雙方的正常交流與溝通,也不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與煩惱。若是基于家委會的商討,而使管理或者輔助成為一種強制性義務,而無以獲得絕大多數家長的支持,那么只能說,家委會看似民主的決定,已形成了一種權利性傷害。
事實上,目前在“家校互動”和“共同目的”的口號下,家長們承擔了太多的教育負擔,以至于“學生的作業成為家長的煩惱”—— 現在很多人不斷發出“家長不易”的感嘆:其不僅要扮演好家長的角色,還得充當“編外老師”的角色。在所謂的“家校合作”的名義下,學校把很大一部分自身的事務都轉移給了家長,比如除了監督孩子做作業之外,還要檢查其作業的對與錯并簽名,否則孩子就無法交差。與此同時,大量的“奇葩作業”表面上是布置給孩子的,結果卻是家長在背后策劃、制作,讓孩子在課堂上出風頭的“任務”。
某種意義講,讓家長替老師監考和自習值班,表面上是家校互動的深化,實質上則是責任轉嫁的延續。然而對于此,很多人卻并沒有反對,甚至認為“自愿參與”理應獲得支持。很顯然,若不能看到教育責任的歸屬,以及基于責任的教育改革,那么家長互動的責任轉嫁,就會成為應試教育模式下,教育操守與德行的滑落。無以找準家長互動的結合點,無以厘清最基本的教育責任,才是當下教育最大的失敗。(堂吉偉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南京二十九中 家校互動 家長替老師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