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用生態之力托舉一方青山秀水
丹東市政協圍繞打造生態宜居濱城開展議政協商
創新理念、完善機制,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加快推進環城綠化帶建設;加強鴨綠江城市段排污管控;推廣秸稈氣化,打造生態宜居環境;以生態思維優化“城市病”治理方案……10月8日,以“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濱城”為議題的丹東市政協十四屆十八次常委會議召開。與會的丹東市政協常委、委員們圍繞會議議題認真開展議政協商,為丹東市的生態宜居建設建言獻策。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對于丹東來說,生態就是優勢,生態就是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宜居濱城,實現綠色發展,是丹東轉型升級實現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丹東市政協在制定今年政協年度協商計劃時,經與市委、市政府溝通,確定將“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濱城”作為專題常委會議的協商議題。
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是政協履職盡責的重要協商形式,題材重大,各方關注,影響面廣。為搞好這次重點協商活動,丹東市政協專門制定印發了《專題常委會議籌備方案》。早在7月上旬,市政協就組織召開政情通報會,邀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作情況通報。8月中旬,由市政協主席于國平帶隊,組織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縣區政協有關同志,以及部分政協常委、委員,開展了專題視察調研,深入丹東大沙河溪山一號段治理工程、四號干線工程、花園河改造工程、矸石山人工綠化工程等現場,就建設情況開展調研視察,并赴市環衛科普教育基地、金山污水處理廠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同時,在市政協的組織協調下,各專題調研組圍繞生態環境建設、城鄉污染防治等相關課題開展了深入的調研。
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后,丹東市政協相關參加單位和委員們提交了27份調研報告和發言材料,對全市生態環境建設領域存在的對全局有影響性的問題挖掘梳理,站在全面打造生態宜居濱城的角度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會上,丹東市政協常委、委員們普遍認為,近年來,丹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實施“青山、綠水、藍天”工程,推動開展“四城聯創”,大力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實施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開展內河整治,推進節能減排,城鄉生態環境得到不斷改善。同時,大家也指出,丹東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現狀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比,與宜居城市標準及先進地區相比,與城鄉群眾期盼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
凝聚各方智慧的協商成果集中體現在本次專題常委會議向市委、市政府報送的《“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濱城”建議案》中。《建議案》提出,應固優勢、補短板,提升林業生態建設水平;應以全國試點為牽動,大力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應加強經常化管理,不斷改善空氣環境和噪聲環境;應嚴格環保要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應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應提升環保監測能力,推行綠色生態行為模式。
常委、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得到了丹東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應邀出席會議的丹東市市長石堅,對常委、委員們的議政建言給予高度評價:委員們的發言客觀分析了丹東市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政協委員對丹東未來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擔當。
丹東市政協主席于國平則表示,市政協將繼續發揮政協特色和優勢,切實擔負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濱城的應有責任,匯聚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力量,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建言獻策,用生態文明的力量托起青山秀水的美麗丹東。
編輯:薛鑫
關鍵詞:丹東市政協 生態宜居濱城 議政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