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印證社會變遷的西晉越窯青瓷俑

2016年09月29日 16:08 | 作者:徐大鈞 | 來源:收藏快報
分享到: 

浙江蕭山博物館珍藏的精品中有兩組國家一級文物,其中一組是一對西晉越窯青瓷人物俑,當(dāng)?shù)囟及阉暈殒?zhèn)館之寶。這對西晉越窯青瓷人物俑,胡人形狀,分別為武士俑和仕女俑,于1994年6月在蕭山(市)城南(鄉(xiāng))聯(lián)華村西山南麓墓葬中出土,后為蕭山博物館收藏。


60Sm


青瓷仕女俑青瓷仕女俑


青瓷武士俑青瓷武士俑

武士俑,高28.9厘米。頭戴尖頂翻蓋帽,帽檐外突,后有系帶,此帽子形狀與蕭紹平原一帶的烏氈帽酷似。身著斜襟交領(lǐng)寬袖大袍。右手持劍,左手持盾。珠狀目,高隆鼻,嘴部為兩小孔,唇上陰刻翹須,神情肅穆。俑身中空,胎體較厚,通體施青釉,局部釉層肥厚而光亮,露胎處因氧化而呈褐色。帽沿、衣袖上均飾有條狀斜方格紋和鋸齒紋。

仕女俑,高26.3厘米。頭挽造型優(yōu)美、錯落有致的裝飾狀發(fā)髻,并用陰線刻出發(fā)際。臥蠶眉,珠狀目,高隆鼻,小嘴口,雙耳帶有珠狀耳環(huán)。臉部豐盈,神態(tài)自若。身著斜襟交領(lǐng)長袍,袍長及地,覆蓋雙腳。右手握一把長方形扇子,扇柄上下出頭,左手懷抱一小孩,小孩頭挽雙髻,身著寬袖衣衫,左手抱一瓜棱球形玩具。大人小孩所著袍衫上均飾有若干條狀斜方格紋。俑身中空,胎體亦較厚,露胎處同樣因氧化而呈褐色。施灰青釉,臉部釉質(zhì)尤佳,瑩潤而光亮。

俑作為人殉的替代品,用于陪葬的偶人,是封建社會對奴隸社會的一大文明與進(jìn)步,雖然它遭受孔子的強烈抨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但還是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沿用至元明。俑在不同歷史階段制作的材料、風(fēng)格也各不相同,有陶、木、瓷、金屬等等,姿態(tài)、形狀、人種等等也各有不同。瓷俑出現(xiàn)在三國,西晉時期最為盛行胡人形象。蕭山博物館這對西晉越窯青瓷俑,就屬于胡人(珠狀目,高隆鼻)俑。它與東南沿海墓葬中出現(xiàn)的大量西晉時期胡人俑,為同一類型。

武士俑頭戴胡人的“渾脫帽”,身著漢人的“袍”,漢中帶胡,胡中有漢,留下了當(dāng)時漢胡文化漸相融合的不可多得的實物。特別是所戴尖頂帽又與現(xiàn)代紹興(蕭山)地區(qū)十分流行的烏氈帽非常相象。“魏晉迄于隋唐,受胡風(fēng)影響的尖頂氈帽即所謂‘渾脫帽’,流行于中原地區(qū)。”這兩件人物俑的衣飾同時也成為民間衣飾打扮方面北風(fēng)南漸的佐證。

漢末西晉社會動蕩,大量邊境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人群被強行擄掠遷徙到中原,以補充內(nèi)地勞動人手及兵源的不足。這些擄徙來的胡人,成為當(dāng)時社會地位低下的“依附民”,依形制型燒制成瓷俑隨葬,反映了與墓主人的主仆關(guān)系。再則,隨著漢武帝平定南越以后,海外貿(mào)易現(xiàn)象產(chǎn)生。隨之而來的還有佛教和胡僧。這與這對瓷俑一并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上雙手合十,作禱告狀的胡人互為印證,從一個側(cè)面佐證佛教是通過海上由東南沿海傳播的。

總之,蕭山博物館收藏的這對西晉越窯青瓷俑,在制作造型、形象服飾、殯葬風(fēng)俗等諸多方面蘊藏豐富的社會歷史信息,極具研究價值,不失為“鎮(zhèn)館之寶”。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印證社會變遷 西晉越窯 青瓷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