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銀行應多設幾重“防騙門”
連日來,關于電信詐騙的新聞始終占據熱搜榜前列,每一起案件的受騙對象都遭受重大損失甚至因此喪命。
其實,從“猜猜我是誰”的老套路,到冒稱“公檢法”的“精準詐騙”,電信詐騙由來已久,且騙術不斷翻新。毫不夸張地說,電信詐騙泛濫已惡化成危害公民的“毒瘤”。
具體到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想懲治電信詐騙,就要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合作,多構筑幾重“防騙門”,為客戶守護好資金安全。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5重“防騙門”,且每一重都應不斷加固。
第一重,把防范電信詐騙作為強化內控管理的硬任務。從管理層到柜面員工,都要落實防范職責。比如,客戶在柜臺辦理匯款業務時要善意提醒,讓客戶逐項勾對公安部門統一印制的防范電信詐騙安全提示單。一旦發生電信詐騙案,銀行要積極協助客戶、配合公安破案,將受害者的損失降到最低。
第二重,加大反詐騙宣傳力度,并做到常態化。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結合案例剖析,增強客戶對銀行卡卡號和密碼等重要信息的保密意識,提升客戶的反詐騙能力。
第三重,強化對員工防詐騙技能的培訓。對柜員、保衛人員、大堂經理等開展電信詐騙防范知識培訓,使其熟悉電信詐騙防范手法,掌握防騙要領,組織開展防范電信詐騙預案演練,提高他們的警覺性和實際處置能力。
第四重,加大營業場所自助服務區巡視力度。對辦理匯款或轉賬業務的客戶,要及時提醒其不要輕易向陌生人匯款;對神色慌張、舉止反常的客戶,要問清其匯款事由、與收款方是否認識等,及時向客戶發出“安全提示”。一旦發現可疑,立即勸阻客戶終止辦理業務;對不聽勸阻,執意轉賬的客戶,必要時可果斷拔下電源或U盾。
第五重,構筑軟件上的“自動防騙門”。利用銀行先進的科技網絡優勢和大數據的挖掘運用,研究開發防詐騙自動軟件,自動識別可疑賬號。即當不同地方銀行賬號短時間內向同一銀行賬號密集匯款時,及時彈出提示預警框,提醒客戶防詐騙甚至中止轉賬匯款,并引導客戶向有關部門查詢核實。
總之,銀行等金融機構有義務、有責任及時鑒別詐騙行為,為客戶的資金安全設置“防騙門”。(呂志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電信詐騙 資金安全 防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