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變味的“班級微信群”并非孤立現象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社交平臺迅速普及,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渠道已經進入微信時代。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都建立了用于家校溝通的微信群,家長可以第一時間得知孩子的在校情況。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微信群也一樣。老師與家長交流越來越離不開“班級微信群”,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班級微信群”開始變了味兒,炫富的、曬娃的、拉投票的、搞推銷的、做股票的……(9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變味的班級微信群,可謂照見眾生百態。該報道中所梳理出的種種問題,其實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者,乃是普遍性景象,比如說拉投票、搞推銷等等,這在幾乎所有的微信群都大量存在;再者,則是獨特性現象,比如說家長之于教師的諂媚、家長彼此間攀比炫耀等等,這些無疑是基于特定的身份角色所衍生的。事實上,當輿論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到小小的班級微信圈,其真正關心的,想必還是亂象背后的動因與影響。
通常而言,微信普遍被理解為是一種熟人社交工具。但在現實中,隨著“見面加微信”成為一項習慣性動作,隨著各式與工作、生活有關的微信群層出不窮,微信實質上已經變成了通用型的社交平臺。其所貫徹的人際連接邏輯,也經歷了從熟人化到“弱聯系”直至“陌生化”明顯切換。之于此,所謂“班級微信群”,無疑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樣本。由于子女在同一個班,家長被拉入了同一個微信群。可事實上,他們相互間完全是“半生不熟”,甚至可說純屬陌生人。
不管是“班級微信群”,還是諸如“業主微信群”、“同鄉微信群”等等,都存在著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其設定的入群門檻僅僅是依據一種“原始身份”,而毫無“價值篩選”與“層次區分”的功能。就這樣,各種三觀不合、魚龍混雜的人置于同一微信群內,難免會引發各種沖突和爭執。其最終結果,必然是形成某種隔離和靜默效應,一部分人繼續自行其是,另一部分則沉默離場。
雖同處一個班級微信群,但各個家長彼此并不熟識,于是乎當然也就不會有“為對方負責”的道義自覺,更不會有“礙于顏面”的心理忌憚。時至今日,作為主流社交工具的微信,卻始終未曾發育出一套完整的“社交禮儀”,大家總是完全自利、毫無顧忌地使用任性發言刷屏,總難免會搞得烏煙瘴氣……變味的班級微信群,從來就不是孤立現象。它既是網絡社交禮儀失范的力證,也是現實中“教師—家長”市儈關系的延伸。
那么,或許可以說,班級微信群從沒變味,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延,人們越發覺察到其本就“不對味”而已。(然 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班級微信群 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