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你得過抑郁癥也未必了解抑郁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范圍內,人群中罹患抑郁癥的比例高達11%。但人們對抑郁癥的了解卻相當欠缺。同樣是罹患抑郁癥,但如果是不同的抑郁癥亞型不同,那么癥狀表現也大相徑庭。
中秋節前后,不斷有媒體曝出,有人因罹患抑郁癥而自殺。這些事件引發了輿論的熱議,并再次掀起了社會上對抑郁癥的關注。
抑郁癥是所有精神類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范圍內,人群中罹患抑郁癥的比例高達11%。但人們對抑郁癥的了解卻相當欠缺,包括一些曾經患過抑郁癥的人,也未必了解抑郁癥。嚴格說起來,俗稱的抑郁癥包含了多種不同的疾病,癥狀相似,但病因各異。像有些抑郁癥是因為內分泌失調而導致的,如更年期抑郁癥;有些是因為日照缺乏而導致的,如季節性抑郁障礙;有些是軀體疾病而引發等。
不僅如此,同樣是罹患抑郁癥,但如果是不同的抑郁癥亞型(通常抑郁癥被認為臨床有六個亞型)不同,那么癥狀表現也大相徑庭。
人們最常遇到的兩類抑郁癥,重癥性抑郁障礙患者往往表現出反復的自殺意念以及自殺嘗試;而持續性抑郁障礙(惡劣心境)患者則一般沒有自殺意念或自殺嘗試。
如果身邊有親友,或懷疑有親友罹患抑郁癥,首先要做的是說服、幫助或陪伴他去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診斷甄別。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第一,避免低估患病親友的病情。一些患者因為性格或生活方式的原因,即使身陷抑郁癥中,外顯行為也不大能觀察出來,容易被誤認為境遇性的心境低落而被忽視。第二,避免將親友境遇性的心境低落做出錯誤歸因。人們在遭遇到消極生活事件,如失戀、失業或其他重大挫折時,很容易出現境遇性的心境低落,這種暫時性的心境障礙無須特別的治療就能自然康復,而如果錯誤地認為是“抑郁癥”,則可能會強化和加重心境障礙,反而適得其反。
如果親友被臨床甄別診斷為抑郁癥,那么遵醫囑配合藥物治療是必須的。抑郁癥的發病既有病人特質性的個體因素,也有情境性的因素,因此,作為親友多關注和關心患者的生活,多給他以鼓勵和贊許,以及陪同他多參與戶外運動,都能有助于抑郁癥狀的緩解。重癥性抑郁癥患者通常會產生對生命、生活的無意義感,世俗成功對他毫無意義。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幫助患者找尋到生命的意義至關重要。
如果有條件,安排或陪同罹患抑郁癥的親友旅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旅途應當是放松的,而不應當是增加焦慮的,這就需要從旅途的趣味性和經濟可承受程度來進行籌劃。如果親友的病情不太嚴重,那么設法增加他們的責任感也能幫助他們走出泥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陪同他們還是鼓勵他們,都不必把他們當作是特殊的“病人”,當作是遭遇到困難的親友即可。因為抑郁癥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社會認知功能并未受損,過于將其特殊化反而會加重他們的抑郁感受(被排斥感、異樣感)。
當然,如果臨床診斷只是一般性的心境低落,陪伴和鼓勵就足矣,且忌亂貼“抑郁癥”標簽。要知道,能通過自身調節而改善的輕微心理障礙,過度干預事實上是適得其反的。所以,當懷疑親友是否罹患抑郁癥時,一定去有資質的醫院精神科診斷,切忌帶親友到沒有接受過正規醫學訓練的心理咨詢師那里接受輔導,哪怕那些心理咨詢師頂著“專家”、“教授”的頭銜。
□唐映紅(心理學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抑郁癥 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