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深圳市政協常委會議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不能用短跑的速度跑馬拉松
強經濟,促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繞不開的話題。9月2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次常委會議,市政協委員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話題建言獻策,17個職能部門和10個區(新區)的主要負責人與會。
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聲音”,今年初,市政協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定為2016年重要工作,今年3月至8月,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多次帶領市政協黨組、主席班子成員深入有關企業、銀行等單位開展調研,同時,市政協圍繞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企業減負、產業結構、質量標準6個領域組織市政協委員、社會各行業企業家代表以及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調研、座談,并向500多家企業發出了調查問卷,經過多輪研究和論證,最終形成了《關于深圳市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研報告》,提出了44條建議。
深圳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聚焦在降成本和補短板上,質量驅動、質量領先、轉型升級和制度創新成為了關鍵點。“全球新一輪創新將圍繞智能互聯領域展開,智能制造產業已成為國內外爭奪的戰略制高點,深圳在需求端、產業鏈資源上的優勢與發達國家源頭技術出現了高度互補的局面,如果能將源頭端和需求端進行關聯,深圳或將成為全球創新的中心。”周路明委員提出要以“技術特區”為載體構建國際智能產業生態,通過將全球創新資源的聚集來推動深圳的產業轉型升級。
“與世界頂尖創新地區相比,深圳在支撐科技創新的生態環境上是存在著較大差距。”夏俊委員建議搭建知識產權共享平臺,將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擴大到大學和科研機構,把政府資助的研發專利共享出來,使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到在深圳納稅的所有創新型企業中,形成知識創新迭代升級局面,吸引海內外企業在深圳落戶,同時大力推動創新資源雙向流通,爭取與多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帶領深圳創新型企業走出去,吸引國際資源落地深圳。
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建議,推動品牌性國際學術交流合作,依托知名學者吸引創新資源,聘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高級科技創新顧問和經濟發展顧問。
不少來自企業的政協委員,談到了目前面臨的困難。“稅負高、用工負擔高、租金高、利潤下降是目前企業都面臨的幾大問題。”陳國雄委員表示,實體經濟面臨困境癥結在中間,應該給企業適當減負,或將減稅減負額度以返免形式,出臺更多有效利好政策,維持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讓實體經濟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國務院連續幾道文件都提到了提升產品質量,生產高標準產品,那么高標準在哪里?李榕委員談到,目前企業要花不少資源與國內國外標桿企業對標,同業企業之間競爭關系也妨礙了數據共享,他提出可以通過創建深圳市重點產品標桿數據庫創新實踐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作為公共質量服務,這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
“經營企業是一個馬拉松長跑,要考慮怎么樣把企業能力分配好,我們不能用短跑的速度跑馬拉松,要用跑馬拉松的速度來跑馬拉松。”深圳市政協委員王文銀所經營的正威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他強調企業講求速度的同時,更要講求質量,他指出企業的發展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
樊建平委員說,深圳已經有了一些人才優先發展措施,關鍵是要制定實施細則,并盡快落實,包括在簽證、稅收、社保和其他的配套環節上。此外,多名委員針對抓緊戰略機遇期提出了新觀點。周健男委員建議抓住深港通契機,加大宣傳和推動力度,拓寬人民幣雙向流動渠道,簡化人民幣債券境外發行程序,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郭萬達委員建議加快推進新技術在服務業的應用,通過信息革命來破除舊體制對經濟應用的障礙,促進服務業改革和開放;侯克鵬委員呼吁政府應鼓勵建設時尚創意總部,把過去十幾年前規劃建設的制造型基地轉型成服務型基地,通過科技和創意來提升品牌的競爭力。
深圳市市長許勤表示,政協委員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建議,全市政府系統將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全面梳理吸收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向政協委員學習,更好地凝聚共識,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委員的發言將為深圳接下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很好的建議和借鑒,希望委員能夠積極利用政協平臺參政議政,履行職能,繼續為供給側改革獻智獻力。”戴北方說。(記者 宋嘯峰 實習記者 何文卿)
編輯:薛鑫
關鍵詞:深圳市政協常委會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戴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