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啟動世界經濟長期增長的"電源"
全球經濟治理,本質是通過增強國際交互合作,破解全球經濟發展瓶頸。而G20孕育的那些長期增長機制,就對接了這一需要。
9月5日,G20杭州峰會閉幕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中外記者,并指出本屆峰會取得了五大成果——包括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決心創新增長方式,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我們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G20成果惠及全球。
此次G20峰會已收官,但G20“應成行動隊而非清談館”,可以想見,其磋商而得的共識,也會轉化為行將開啟的全球經濟治理的行動。
這是G20首次聚焦全球增長中長期動力。盡管杭州峰會取得的成效遠不止經濟層面,但尋找經濟中長期增長“發動機”,確實是峰會最受關注之處。G20首腦們磋商過后,很多關于世界經濟增長的長期機制,也在G20框架下成形。
細數峰會的五大成果,第一大成果是與會各國就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達成重要共識。國際金融危機已過去八年,但世界經濟仍處于爬坡緩行的艱難階段,屢被提及的事實,意味著之前各國奉行的經濟增長模式存在較大局限性。作為GDP占全球經濟90%的全球經濟合作體,G20理應集思廣益,全面探索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承擔起應有的主導作用。
目前各國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上多有分歧,部分國家還依戀于貨幣超發等加杠桿的增長模式,結果造成經濟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而峰會一致通過了G20創新增長藍圖,就是要告別粗放型模式依賴,構建更具發展效率、符合各國長遠利益的創新機制。
從2010年到2015年,G20峰會歷時五年才落實了對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方案。在中國等國的要求下,目前G20已重啟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旨在繼續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我們可以看到,改變以往過度依賴于單一國家的國際金融體系,在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基礎上,加快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的優化,亦是大勢所趨。本次峰會提出要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改革舉措推出。
2015年,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首次超過發達國家,但發展中國家依然面臨基礎設施落后、在世界產業鏈分配中居于末端的嚴峻考驗,發達國家則擁有科技、資金等優勢。
這里面的最大問題,仍是受阻于單邊貿易主義等束縛,導致投資和貿易兩大引擎不振。而據中國代表團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本次峰會在貿易投資領域有望達成五個方面的重要成果,包括《G20貿易投資工作組計劃》《G20貿易增長戰略》《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貿易便利化協定》以及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對于打破單邊貿易壁壘、加速投資和貿易的全球流動,釋放出了更為積極的信號。
全球經濟治理,本質就是通過增強國際交互合作,破解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發展瓶頸,盡快消除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中國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首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就是要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受益于包容和聯動式發展。
G20杭州峰會的成果,就是在這些長期機制的孕育中,為中國及其他伙伴國家共同適應全球經濟發展新形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新起點,到頭來,也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樂觀想象。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G20杭州峰會 世界經濟 經濟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