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讓扶貧人才更少后顧之憂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印發《關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職能作用,從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險和人事人才等方面加大扶貧力度,創新基層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在職稱評定、工資定級、津貼標準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傾斜,引導各類人才服務貧困地區。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38年來,隨著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的成功脫貧,我國不僅成為了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在全球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如今走到了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沖刺階段。去年11月召開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明確,要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扶貧攻堅自然需要加大物力、財力的投入,但過往的無數經驗證明,要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轉變,最關鍵的是人力。無論是發展特色產業脫貧、結合生態保護脫貧,還是加強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脫貧,首先要打破人才短缺的瓶頸,有了人才才會有新思路、新方法,扶貧攻堅才更有希望,脫貧才真正持久。
“農民群眾文化水平低,產業謀劃能力差,村里緊缺農業科技人才,這些都制約了村里的發展。”貴州黔西南晴隆縣一位鎮干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的這句話,道出了人才對于貧困地區的重要性。然而現實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即便是從貧困地區走出的大學生,很多畢業后也選擇留在了條件更好的城市。結果是:號召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卻缺乏隨時能應對自然及病蟲災害的技術人才;要求引導農民從分散走向合作化,有時卻連有效的組織和議事規則都難建立;強調改善當地的教育、提高勞動技能,卻缺乏穩定的師資隊伍,從而限制了這些地區產業發展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在人才的考核和激勵體制上突破。也許有人會說,公平、公正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原則,但如果忽視自然條件、基礎配套以及社會資源方面的現實差異,硬要堅持與富裕地區的人才評價體系看齊,最終只能使貧困地區陷入人才短缺的惡性循環。
過去幾年里,針對貧困地區缺乏人才的現狀,有關部門先后強化了“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等面向貧困地區的各類人才投入工作。要讓其真正扎根基層、安心施展才能,根本上就是要解決這些人的待遇問題、出路問題。從《意見》中不難看出,無論是鄉鎮公務員考錄重點面向在脫貧工作中干出成績、群眾歡迎的村干部,中央財政補助人員招募名額適當向貧困地區傾斜,還是對在貧困地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按規定予以高定級別工資、對表現優秀的技術人員在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傾斜,都體現很強的政策針對性和導向性,有利于解決貧困地區人才引入的深層次問題,解決那些有志于在貧困地區干出、闖出一番事業者的后顧之憂。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對于扶貧攻堅這項工作而言,“梧桐樹”就是制度性的人才引進、激勵、評價等保障機制。從3月份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到人社部此次出臺的意見,都從宏觀政策上對扶貧工作的人力保障進行了頂層規劃,各個地方就應該打通部門邊界、整合之前分散的人才政策,從整體上謀劃,政策落地精準到人,從而跨越扶貧攻堅的“人才鴻溝”。(子 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扶貧人才 后顧之憂 扶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