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巴鐵一號”謎題, 不妨讓時間來論證
近日,立體快巴“巴鐵一號”在秦皇島試跑成功。然而,伴隨這一消息的并不都是贊賞,不少輿論認為這一項目有變相斂財之嫌。
單從概念上看,“巴鐵”足夠吸引眼球:它是一種城市大巴和地鐵的結合;它的設計適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隆起的上層架構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它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0年世界科學技術領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發明之一”。
不過,從媒體探訪來看,“巴鐵謎題”依然待解。近期,新華網記者專門趕赴秦皇島市的“巴鐵”試驗現場,探秘這個“龐然大物”。然而,面對外界的質疑聲浪,“巴鐵”一號試驗車被封藏,涉事企業三緘其口,相關部門不愿多談,“巴鐵”仍然保持著神秘。
神秘的面紗無法掀開,由此導致目前輿論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一面是褒獎。不少人認為,面對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巴鐵”給了更多的大膽的想象力;同時,它也迎合了公眾對國家科技強大的期盼,以及國家對創新的鼓勵扶持,因此,許多人對它寄予無限遐想。另一面則是質疑。由于巴鐵項目技術上尚不成熟,不少人認為它“就是一個搭出來的模型車,連輪子和軌道都沒有”,或者“根本就是游樂場的水平”,甚至還有人懷疑“巴鐵”只是理財公司忽悠、斂財的工具。
任何一個顛覆傳統的事物,面世之時總是面對眾說紛紜,這再正常不過了。不過,與其以看客的心態嗤之以鼻,不如運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來解決“巴鐵”研發中的問題。
“巴鐵”面臨的“不可能”質疑,是否真是一種囿于技術的短視?我們若是積極彌補“巴鐵”研制中的不足,會不會使其從想象力變為生產力?眼下盛傳的變相斂財之說,又到底經不經得起調查?相信花點時間和精力,“巴鐵謎題”總有一天會給出真相。(張紀鋆)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巴鐵謎題 巴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