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打造“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委員隊伍
廣東各地政協探索創新提升委員能力發揮委員作用
“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做好委員工作是人民政協強基固本之舉?!?月21日,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在全省各地級以上市政協工作交流會上再次重申了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近年來,廣東省各地政協積極探索創新,致力于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委員履職平臺更新、渠道更廣、成效更實。
創新平臺,線上線下深耕細作
利用微信平臺,探索網絡議政成為政協摩拳擦掌、大施拳腳的舞臺。佛山、河源、茂名、汕尾市政協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佛山、惠州、韶關等市政協還開通了微信群,網絡成為“永不落幕的政協全會”。
2015年2月,“佛山政協微信訂閱號”上線,佛山市政協委員通過微信群發表意見、建議上千條,討論的內容,從“高大上”的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特色古村落活化、環境保護,到“接地氣”的交通擁堵、垃圾違建,形式更是文字、語音、照片、視頻“齊上陣”,有效傳遞了各階層、各黨派、各界別群眾的聲音。佛山市政協主席楊曉光表示,要進一步完善政協委員微信議政平臺,實現互聯網與政協協商民主的深度融合,形成“人人在履職,時時在履職”的良好局面。
開拓線上平臺的同時,線下履職平臺更要深耕細作。梅州市政協著力搭建省、市、縣政協委員共同參與的履職平臺,今年以來,梅州市政協圍繞“十三五”規劃綱要、梅州城區停車設施與管理、散居歸僑生活困難問題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組織三級政協委員集思廣益,促進市委市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緊扣振興“足球之鄉”十年規劃實施情況、市中醫院規劃建設等課題,聯合三級政協委員調研視察,形成了一批履職成果,成為加快梅州振興發展的正能量。
拓展基層,接通履職“最后一公里”
中山、東莞是全國僅有的幾個不設區縣的地級市,如何才能接通基層履職“最后一公里”?
今年,中山市政協把推動政協委員履職向基層延伸作為工作重點。上半年,相繼制定了《中山市鎮區政協工作室工作規則》、《中山市政協關于加強委員聯系點工作的意見》,把基層政協協商民主實踐做實。委員通過聯系點收集反映東升鎮益隆村環境污染問題、板芙鎮深灣村國道路燈修復問題、石岐區蓮新社區環境衛生及車輛停放等問題,受到相關職能部門重視,推動這些百姓關注的難題得到妥善解決。
7月初,中山市政協工作室(站)工作經驗交流會,進一步提出了每月定期匯報一次駐點情況、每季度收集一次意見建議情況、每年開展不少于兩次專題調研并提交報告的工作要求,要求各鎮區建立流動聯系點,把政協服務群眾的“根”扎得更深。
東莞市政協也堅持將鎮街政協小組作為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全市32個鎮街設置了政協小組,政協正副主席、正副秘書長每半年走訪政協小組一次,聽取小組組長、政協委員和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推動政協履職向基層延伸,百姓所思所盼所憂應當了然于胸。為更大范圍地收集社情民意,汕頭市政協在今年推出了一款“政協提案App”,主要功能包括:政協新聞、辦理動態;提建議、提線索。這款App不是政協委員們的“專屬”,普通市民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提建議、提線索。各地方政協都在探索履職基層延伸的途徑,茂名市政協主席黃心強表示,今年計劃召開一次基層政協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基層政協工作好經驗。
加強學習,提升委員履職能力
今年是廣東省市縣集中換屆的一年,王榮強調,全省各級政協要協助黨委有關部門把好委員“入口關”,防止一些人“帶病”進政協;加強學習培訓,解決委員履職意識和能力不足等問題。
汕頭市政協開設了“政協學堂”,圍繞該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話題、社會關注熱點和前沿知識,邀請專家學者為政協委員開辦講座。深圳市在5月、6月舉辦了兩期市政協委員培訓班,委員參訓率達95%以上,提高了委員的綜合履職能力。中山市政協以“修身敬業、塑造新我”為主題,開展政協機關主題講座,政協領導率先垂范,就“政協心態”、“政協現象”進行剖析,營造干事業、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建立委員履職考評制度也是提升履職能力的關鍵。廣州、佛山、茂名市政協都對委員履職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年公布委員履職總分,對履職考核優秀的委員給予通報表揚,對于不合格的委員勸其退出。梅州市政協則開展了委員履職“三個一”活動,即每年提交1件以上提案、撰寫1條以上社情民意、為民辦1件以上實事。專委會每年開展三次以上由本委全體委員參加的活動,杜絕“季常委、年委員”現象。
積水成淵,涓流成海,廣東省政協委員隊伍擰成一股繩,匯成萬鈞力,助力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再創新輝煌。
編輯:薛鑫
關鍵詞:廣東 委員作用 委員能力 人民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