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云南省政協專題協商留守兒童問題
改變“兒童進不了城,父母回不了鄉”局面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嚴峻,急需要各級各部門各盡其責,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為留守兒童搭建起一張關愛保護網,讓廣大留守兒童同其他兒童一樣,在同一片藍天下快樂健康成長。”7月12日,云南省政協舉行“關愛留守兒童,共建和諧家園”專題協商會,社會各界人士在會上發出呼吁。
為使協商會務實高效,會前,云南省政協組織調研組到農村留守兒童相對比較集中的昭通市進行了調研。“農村留守兒童狀況不容樂觀,關愛工作亟待加強。”省政協委員陸玉珍參加了調研,她告訴大家,根據省教育廳2013年統計,全省就有在校小學和初中的留守兒童71萬名,加上未能入學或上幼兒園留守兒童,全省留守兒童數量超過百萬,僅昭通市14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就有24.5萬。
云南大學法務辦公室主任陳志波說,這些農村留守兒童大多面臨著生活貧困、安全保護薄弱、學習滯后、心理易失衡等相同特征。
如何為留守兒童建立起一張關愛的保護網,與會人士紛紛提出建議。
“最根本的方法是通過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解城鄉二元制機構,實現城鄉建設一體化。”省政協常委潘曉玲表示,該項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現階段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為有效的途徑,應當是通過整合全社會的力量,為留守兒童在成長階段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救助措施。
云南師范大學原教授李宏國提出,要從源頭上改變“兒童進不了城,父母回不了鄉”的無奈現實,實現“到2020年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的目標。他建議,一方面要為“兒童進城”提供機會,各地城市應大力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符合落戶條件的有序推進其本人及家屬子女落戶;另一方面要為“父母返鄉”提供更多機會,包括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發展云南省區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加快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多方面為“父母返鄉”創造條件和制度保障。
“要幫助進城務工人員解決子女隨行不分離的困難。”省政協委員趙映東說,現在的農民工“80后”居多,他們對撫育子女和養家責任的認知程度和期望很高,他們也知道與孩子分離,不利親子關系,但帶到城市生活又無力承擔。對進城務工人員流入地,政府應該繼續加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投入,考慮開放城市公租房,在農民工聚居的工業區和社區建設公租房,改革戶籍制度,使農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務,降低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
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倪慧芳表示,留守兒童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各方力量,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積極參與、齊抓共管,需要各級各部門各盡其責、共同推進。要不斷創新活動內容、方法和載體,整合資源,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多位一體”的幫扶網絡,在整體聯動中深化關愛保護留守兒童行動。各政府職能部門要明確職能部門職責范圍,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實負起政府在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工作中的責任。(記者 呂金平)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云南省政協 農村留守兒童 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