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二屆十六次常委會議 全國政協十二屆十六次常委會議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
多方“攜手”需注重“軟建設”
在23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小組討論中,多位常委、委員提出,當下,扶貧事業要大力發揮企業、社會組織的力量,構建其發揮作用的制度政策和社會環境。
“企業力量不僅是政府、社會組織的補充,更是扶貧開發當下乃至長遠的重要力量。”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高小玫的觀點,讓與會委員們頻頻點頭。“企業除具有強大資源,財力之外,企業家的創新和效率特質,有利于脫貧攻堅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實現;同時,除了積極捐助資金,各種項目開發、教育援助等都是為貧困地區建立‘造血’功能的重要保障。”高小玫說,需要提高認識,將企業力量作為與政府責任、財政資金并行的扶貧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滇生曾參與過許多扶貧工作。他在調研中發現,沒有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扶貧規劃是扶貧工作的軟肋。他建議應讓專業團隊主導,充分發揮有關企業技術先進、建設規范、運營管理科學、投融資有效的綜合優勢,采用集資、融資如PPP、BOT、TOT等模式全方位提升扶貧地區生態環境狀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甄硯將注意力放在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問題上。她深切感受到社會組織在近年來已成為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配合精準扶貧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社會組織已超過60萬家,2015年公益支出超過300億元,有1095.9萬人次在社會服務領域提供了志愿服務,正逐步構建從基本生存需求與長遠發展需求,從硬件改善到軟件改變,從必要輸血與主動造血緊密結合的扶貧體系。”
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看來,未來挖掘發揮僑界資源優勢也是發揮企業和社會組織作用的重要方面。“中西部地區市場廣闊、勞動力充足及發展潛力巨大等優勢不斷顯現,完全可以更好地打好‘僑’牌、用足‘僑’緣,東西聯動、為對口幫扶提供契機。”(記者 王碩)
編輯:秦云
關鍵詞:精準扶貧 精準脫貧 全國政協 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六次會